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亚兰

发表时间:2020/1/10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5期   作者:王亚兰
[导读]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选择120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护理干预的差异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慢阻肺;生活质量;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191-02
        慢阻肺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疾病。临床症状表现在哮喘、咳嗽等方面,严重时会诱发呼吸困难,因此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慢阻肺病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形式[1]。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的优化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成为研究重点课题。对此,结合相关研究内容,有学者指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2]。结合实际,本文对持续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以下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中选择120例作为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中35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处于35~75岁,平均(45.20±4.20)岁。观察组中34例男性和26例女性;年龄37~75岁,平均(45.18±4.15)岁。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以及抗感染干预等。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延续性护理小组,保证分床管理制度的顺利落实。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培训活动,使其接受掌握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专业技能,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同时,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2)结合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对其心理状态实施综合评价,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针对疾病治疗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问题,展开详细介绍。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3)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运动康复锻炼干预。在缩唇训练过程中,要求呼吸时保证胸部前倾、腹部内陷,呈吹口哨状,尽可能延长呼气时间,呼气与吸气时间比控制在1:2为宜,频率控制在4~6次/d,20min/次。腹式呼吸训练过程中,协助患者将双手置于胸部和腹部位置,告知患者尽量放松腹肌,经鼻缓慢吸气,以双手感觉上抬为宜。(4)为患者建立个性化医疗档案,在出院之后,落实每周一次的电话随访工作,掌握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叮嘱患者继续保证康复训练,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使其可以对氧疗的重要性提高认知。建议患者每日坚持有氧机械通气治疗,氧浓度控制在1~2L/min。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包括FEV1、MMEF以及FVC三个方面。同时,借助SF-36评分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MMEF、FEV1以及FVC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分别为(45.23±2.23)分和(45.50±2.15)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变为(70.25±2.0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23±2.12)分(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情况,可以发现接受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EV1、MMEF以及FVC指标分别为(1.72±0.35)L、(1.77±0.35)L/S、(2.98±0.25)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2±0.29)L、(1.10±0.20)L/S、(2.00±0.22)L(P<0.05)。与此同时,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分别为(45.23±2.23)分和(45.50±2.15)分,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70.25±2.00)分,高于对照组的(62.23±2.12)分(P<0.05)。由此可见,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相符,证实了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有着突出的价值。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全面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同时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发挥着突出作用,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嵇小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2):24+26.
        [2]任云芬,徐亚玲.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2):123-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