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刮痧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10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5期   作者:张丽萍
[导读] 研究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

(龙岩市中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研究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4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5mg/d,治疗4周。实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砭石刮痧,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值得继续观察。
        【关键词】砭石;刮痧;地氯雷他定;慢性荨麻疹
        【中图分类号】R2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5-0226-02
        慢性荨麻疹属于一种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发病时患者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局限性水肿风团,并伴有剧烈瘙痒、红斑,病程大于 6 周,易反复发作。近年来,慢性荨麻疹因多发、难治而得到重视,带动了慢性荨麻疹相关研究的发展。本研究通过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对慢性荨麻疹的症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就诊的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46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其中实验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52.6±5.2)岁;平均病程(5.8±1.1)月,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 20~64岁,平均(52.4±5.0)岁;平均病程(5.9±1.0)月。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1];年龄18~65岁;能配合医生治疗;自愿参与。
        1.3 排除标准
        急性荨麻疹;不能配合治疗者;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患有严重心、肾等全身性疾病;近1周内使用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区域皮肤感染或破损者。
        2.方法
        2.1对照组
        口服地氯雷他定5mg/d,治疗4周。
        2.2 实验组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砭石刮痧。房间温度湿度适宜,取患者俯卧位,暴露背部,清洁皮肤,先辩证选取穴位,用砭石刮痧板棱角进行点刮穴位20次,力量由轻到重;再选取背部经络,用刮痧板刮试每条经络10~20次,呈直线下刮,尽量拉长;最后用刮痧板从脊柱两旁向双胁肋部方向刮试胸背部肌肉每条8-10次。刮痧原则均为上到下,内到外,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入组第一天刮试第一次,后1次/3天,5次为一疗程。治疗4周。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风团数量及大小、复发时间。①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数目1~10个,2分风团数目为11~20个,3分风团数目为>20个,遍布全身。②风团大小:0分无风团,1分为风团直径<1cm,2分为风团直径1~2.5cm,3分为风团直径>2.5cm,③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每天出现1次,2分为风团每天出现2~3次,3分为风团每天出现>3次,治疗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疗程结束7d后进行疗效评定,①痊愈: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皮损消退 70%~90%,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或治疗指数 70%~90%③有效:皮损消退 30%~69%,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治疗指数 30%~69%;④无效:皮损消退 ≤30%,自觉症状无改善,治疗指数 ≤3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3.2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3.4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并尚不清楚,中医中慢性荨麻疹又名“风疹块”“瘾疹”“赤白游风”等,在古代文献中有着丰富的记载[2]早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就有提及:“少阴有余,病皮痹而隐轸。”其中轸通“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隐轸候》中指出“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此外,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疡科》中说:“赤疹者,由冷湿搏于肌中,风热结成赤疹也。”“赤疹”就类似于现代的慢性荨麻疹。清?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俗称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寒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生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其中“鬼饭疙瘩”是对慢性荨麻疹的另一称呼[3]。同时从古籍对于慢性荨麻疹的分析中可见本病多为虚实夹杂,脏腑气血不足,外邪壅盛,印证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同时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所谓“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慢性荨麻疹患者常有血瘀的表现,因此治疗应以补虚、活血、祛风为法。本研究采用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笔者认为,砭石是中医的五大疗法及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学认为砭石具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刮痧也是中国传统的自认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出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经理气、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的目的。
        在本研究通过观察砭石刮痧配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对慢性荨麻疹的改善情况,确证其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制定慢性荨麻疹的最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以及推广该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47(7):514-516.
        [2]薛京城.邓咏诗.从脾虚血瘀论治慢性荨麻疹[J].光明中医,2016,7,31(14).
        [3]张梦然.从血分论治慢性荨麻疹之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1,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