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配电运行维护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力行业多年的发展也是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这对配电系统的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配电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内容,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因此,针对这些管理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促进对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管理是需要工业企业继续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研究
引言
电力系统供电安全性对于人们正常用电至关重要,配电运行维护对于电力系统工作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做好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但目前,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中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主要对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1配电设备运维原则与要点
配电设备的维护工作与发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密切相关,为令机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完善原有检修体系,提升配电设备维护的成效。因此,在实际维护配电设备时,需要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安全先行,质量第一”的原则。另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需要充分协调运维质量、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确保配电设备维护质量为前提,尽可能减少人力、资金等的浪费,若设备通过维修能维持正常使用,则无需对此进行更换。配电设备的运维极为重要,因电力配电设备较为重要、也极为特殊,需要依托于丰富的设备、技术完成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如若不然,运行中的设备可能因此受到损害,对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如可能引起断电故障等。在确保配电设备的有效运行方面,作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技能极为关键。因维护配电设备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且已获得相应证书的技术人员才可完成。此外,需做好点检以及电气元件的维护工作,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加以处理。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需要配套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具,在断开电源后再进行检查工作,避免带电维修。禁止在配电设施周边摆放杂物,及时更换问题电器,确保线路的稳定运行、保障用电安全。
2运维生产管理
2.1相应缺陷的管理
所谓缺陷管理,是指未能按照评价指标标准及时、准确地记录PMS,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集中输入和擦除方法,过程很容易。现在缺陷管理的步骤和阶段缺乏适当的监督,我国现代配送生产工艺的基本标准比较完善,但配送生产工艺仍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比如,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常见的瓷瓶变质、电线杆开裂等,都没有得到解决。有效的处理方法只能在年检或技术改造和处理中找到,所以有些缺陷很难及时发现和消除。
2.2维护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使得技术人员很难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实践。维护带来重大风险和威胁。当今世界,技术的发展、替代和市场变化带来了许多现实问题。如果采用前一种方法,必然会出现效率低、定位不正确、生产人员操作不正确等问题,监管不当或使用过时的方法或技术会导致许多违规行为。
2.3运行维护管理中的运行维护
在配电生产中,会出现信号棒、临时电极、低压电极制备等问题。绘制单线系统图时,开环笼和闭环笼连接方式标注错误。为了保证材料的正常使用,有必要进一步组织不同的库存,区分和储存。不允许随意分类存放,提高材料使用效率。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规范投入,对投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根据现有的数据结构分析和分布要求,对生产线的安全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经过测试,发现有些线路不符合结构要求,这必然会导致停电,所以很难确认。
3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专业管理
3.1改进评估机制
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完善的评估机制辅助,因此电力企业应改进现有的配电系统工作评估机制。(1)每个月要求运维班组负责人报告安全情况,总结当前运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当前一体化管理的优劣,故障率情况,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系统运行质量等。(2)职责分配动态化。配电系统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是一个负责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的运行与摸索,通过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工作进行量化,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在依据工作情况来划定岗位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来调动配电运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2加强运维人员的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水平
配电运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是实现配电运行维护有效管理的基础,因此,这就需要工业企业全面了解运维人员的水平情况,进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来促进配电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工业企业可以定期进行配电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和讲座,来对他们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学习,提高他们对配电系统的掌握,另外,还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配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模拟实践等,来对运维人员的实践能力进行考察和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运维人员的水平,从而促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3.3制定基建工程管理制度
设备审查。对于新建、改建的配电线路工程,相关配电运行单位要做好详细的工程规划,对于设备选型、招标工作,要与本地的实际特点相结合,并科学制定合理的反事故策略。设备验收管理。运行单位要对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项目的验收工作提起重视,选派具有实际经验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并将其当作质检员。当新的配电线路投入运行后的一年试运行期间,相关单位要做好巡视与检测工作,假若发现问题,要和设计、施工单位通过共同分析探讨,积极做出处理措施。提高信息化水平。配电线路建设要引进新设备与新技术,提升配电线路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增强其自愈能力,并通过培训工程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在发生线路故障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3.4完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要做好配电线路中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对于在线路运行中出现故障缺陷的设备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故障缺陷的严重程度做出分类,并做出相关的意见处理:在短期内出现故障,但是不会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制定季度或者年度的检修计划;那些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线路使用,但是情况相对严重的重大设备,要通过加强巡视在短期内消除故障;对于可能造成事故发生并让线路运行处在严重不安全状况的紧急设备,要马上消除或者采取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用户产权设备存在缺陷的,要及时地发出隐患通知书,通知用户配合整改。
3.5加强配电运维一体化现场管理
配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工作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现场管理的质量,因此,供电企业应该加大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控,提高现场施工的标准,进而提升现场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应该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并详细的制定作业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和风险分析,从而保障现场施工的顺利开展。
结语
我国电力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专业管理对于促进电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提升配电运维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居民用电安全,进而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运维工作,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我国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琴.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J].江西建材.2017(15).
[2]梁立爱.配电设备运行中安全维护措施探析[J].化工管理.2017(17).
[3]于华.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09).
[4]邱雪峰.谈供配电系统节电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5]曾良伟.浅谈供配电系统经济运行节电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