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使他们通过文字表露自己的心声,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或句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给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字: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语言文字恰当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者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也是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然而纵观小学生的写作文章,普遍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比较死板,根据课文照本宣科,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知识面比较狭隘,并且不关注学生的体验,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需要摒弃不正确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比如,我在教学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写作时,首先,我带领学生们做了一个小游戏,让他们闭上双眼,静下心来聆听自己的心跳,这有助于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存在。然后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回忆,说说自己从哪些时候感受到了生命?学生:我读过一个小飞蛾求生的故事,当小飞蛾面对严重威胁的时候,无论怎样困难,它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它挣扎着,极力挥动翅膀,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是那样巨大,那样强烈。接着,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关于生命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要求学生们交流讨论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们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并且布置下不少于300字的写作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珍爱生命这一主题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深刻感悟到生命的真谛,写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借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阅读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写入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阅读时思路清晰,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由此可见,我们进行写作教学不一定要局限在写作课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渗入写作知识,合理借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比如,我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时,和学生们共同学习了课文内容,领略到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同时,我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如果掌握了和孙悟空一样七十二变的本领,想要变成什么?也想要变成一棵树吗?变成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树?或者想要变成一只小鸟吗,自由自在地飞翔?在飞翔的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有趣的故事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指导读书笔记,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小学生在写作中缺乏写作素材是很常见的问题,一方面小学生年纪较小,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另一方面,小学生的认识和思考不够深刻,无法有效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写作素材。此时,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开阔他们的眼界和视野,同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指导他们记笔记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比如,在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写读书笔记。首先,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在又黑又冷的深夜里,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卖出一根火柴,不敢回家,最后冻死在了街头。然后理解这篇童话的主旨:这篇童话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的同情。最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认识:通过这篇童话,我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文章中有优秀的句子,我们也应该要求学生摘抄记录下来,汲取其中的精华,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借鉴作用。通过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积累了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将读过的故事融进作文,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总之,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改进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借助教材培养学生想象力,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玉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