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我国建筑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加,现已经遍布了我国的各个地区。这些工程的存在及发展,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隐患问题。为了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隐患的存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对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我国建筑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扩大,各市场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面对目前发展现状,各施工单位首先要加大对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其次对施工技术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如果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此时不仅会加大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在此情形下,各相关部门以及单位要将管理落到实处,从而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1概述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指的是,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进行有效的资源利用从而达到目标所期望的标准。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一般都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企业转型发展的管理,产业、工程和科技的重大布局与战略发展研究与管理等也都属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包含着许多内容,比如文件管理、技术应用、图纸审查、技术开发应用、技能培训等。
我们一般将工程和技术管理分为两类: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内部管理包括技术技能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程技术管理内容的制定,岗前培训以及技术文件的管查。外部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以及施工时内容的更新。
2问题分析
2.1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规模的差异以及施工单位自身的技术水平不统一,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首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对现场技术管理过程也缺少总体的认识,而且现如今多数的建筑工程都采用了分包方式,或采用了统一管理体制,对于单技术的管理或统一技术管理方面难以把握,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其次在施工现场中,因为技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实际情况也变化万千,且多数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都流于形式化,和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要求并不相同,管理过程中灵活性较弱,最终导致现场管理水平不能得到全面提高。
2.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控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的技术程序需要严格的技术进行管理,但如今在施工现场技术控制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首先在技术的成本管控方面,施工前缺少对技术总体成本目标的设定,同时施工技术的程序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成本控制也存在不合理。其次施工技术的每个环节方案不是十分完善,导致其技术质量难以提高。最后因为施工技术的管理存在着不足,目前多数的施工单位在技术施工环节和进度等同于速度,导致施工进度的协调性受到忽视,各项技术的进度配合程度相对较低。
2.3施工材料的不合格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工地的施工材料就是觉得着工程建设质量最直接的保障,所以在一个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建筑材料一定是最核心的部分。但是在大多数的施工场地里,施工企业与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有所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重视。因为在施工材料进入到工地里时,施工单位并没有安排人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和检查工作,让非常多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到场地里,还有,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地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方案来进行选取适合的材料进行工作,而是随意的使用,这种现象不但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现象,让工程的质量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建立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提示是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首要前提。增强相应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制度来对工人的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施工的效率,提高工程的质量。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十分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协调,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管理时,要及时的进行管理措施,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与标准才能使得公司的管理工作有规律可循。在施工过程中,企业的技术管理应不断的补充并完善管理体系,及时的纠正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制定相关规定,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这样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审视并优化管理体系
在管理过程重要善于对施工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认真分析,对比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技术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包项目的管理工作。对每一个分包项目管理负责人进行职责上的安排,并且在技术标准管理体系的指导下,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岗位的增添或减少。要明确每一个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从而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完成工作岗位中的人员分配工作,从而能够更好地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
3.3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管控水平在整体项目施工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对施工进度进行把控,而且能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机制,所以,施工单位不仅要加大对管理人员责任感培养的重视程度,而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督促,将责任感带入施工中的每一步。同时,施工单位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程施工技术,以保证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此外,合理的奖惩措施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奖惩措施的开展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控制。
3.4提高施工材料管理水准
(1)首先从源头上对材料进行把控,施工单位要加大对材料的重视程度,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数量或者其他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此外,对施工材料的储存要加以重视,保证材料的储存条件优良,防止因为自然因素而对材料造成破坏,无法进行使用等,施工前要将材料的规格等进行仔细记录。
(3)为了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费,还应对材料的领用进行严格把控,例如施工人员在领用材料时,首先要填写领用记录,其次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领用,以施工规范作为参考标准,由此实现对材料领用的把控。
结语
高效的技术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工程的总质量,减少浪费的现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正是因为这样,所有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也慢慢变成建筑行业的焦点,企业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牟杰.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7):121-122.
[2]宋志宇.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204.
[3]张立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与对策[J].四川水泥,2018,99(10):198–199.
[4]李波.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99(32):198–199.
[5]张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与技术管理的重要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8,99(15):19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