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包永军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作者:包永军
[导读] 摘要: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电力工程中具有较强的作用价值,也是未来电力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工程的运行提供便捷。
        (江苏兴盛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5)
        摘要: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电力工程中具有较强的作用价值,也是未来电力工程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电力工程的运行提供便捷。但是,在未来发展中,电力工程企业还应继续引进先进设备,学习先进技术,招纳优秀人才,加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创新和完善我国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工程企业的整体实力,促进电力工程企业更上一层楼,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存在问题;实际应用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和智能控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气自动化技术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历了许多次的发展和革新电气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能够保证电气工程及其涉及电气工程的相关设备的稳定性,需要常常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和测试,使一些工作得以进行下去。该文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做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的工作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1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优点
        1.1电气自动化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
        电气自动化技术改善了以往技术的众多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更为便利和简单的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其原因是有效地避免传统控制系统中因客观因素导致的未知问题。当下电力系统被不断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先进技术的联合应用策略实现了对电力系统中因客观因素导致问题的有效预测,进而更好地维护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以往的电力系统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使电力系统中庞大的数据信息得到了快速有效的处理,进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速度。
        1.2电气自动化技术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维护
        在电力系统中对电气自动化的维护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有待完善,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电力系统的控制和操作变得更加便利。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网上监管,使电力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便捷。
        1.3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电气自动化技术属于一种先进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包含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信息技术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电力系统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便促进电力系统的进步和发展。
        2电力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起步相对较晚
        近些年,随着用电量增加,国家提升对电力工程的关注度,增加投入,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力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无论是设备设施、技术水平等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电力工程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企业的资金不充足,规模小,管理不够完善等原因制约着电力工程的发展。
        2.2工作人员水平较低
        在目前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人才使用情况并不乐观。电力行业的要想长远的发展,必须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然而,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多以自身具有丰富经验而自居,企业中管理层人员多为工作时间较长,但是学历低,专业水平不高,对于企业的新型管理知识了解甚少,导致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
        2.3缺乏高效率的信息化质量控制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的设计和企业的管理中仍以劳动力为主,缺乏对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企业信息化观念淡薄。由于工程实施主要依靠人力,导致整个工作的进度缓慢,供电质量低。

电力企业如果不转变发展理念,不提升对技术的应用与认识,就没有办法快速的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就无法实现自动化,数字化。
        3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1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变电站中的自动化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终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优化组合和重新设计来实现,在变电站中投入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变电站运行的成本,还能使变电站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时,在变电站中投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让我们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管理更加高效,能够实现对运行状况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控。此外,我们一般都会在电网的实际运行当中使用一些先进的科技化的自动化装备来代替老旧传统的电磁式设备,这能帮助我们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的检测更加智能科技化、便捷化和可视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把变电站变成电网传输以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零件,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的现代化生产的实现,而且还能满足对变电设备的操作运行方面的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成长进步以及日益发达的监控手段,这种电气自动化替代传统技术的监控系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增高,能够保证电力传输有着较高的质量,减少运行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
        3.2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配电网中投入使用自动化技术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动化技术来对配电系统进行一个全面化的、科技化的管理,将普通配电系统的缺点完善改进,改善普通配电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促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顺利高效。自动化的投入使用为其增添了许多功能,比如能够及时发现配电系统中存在的故障,数据的采集以及控制变得更加便利,能够更好的维护设备,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对电力设备进行更好的管理,也能够更好的监控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还能够以检测的数据为依据,对电力设备进行停电管理,负荷管理以及检修管理等,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完善改进,可以将计费计量功能完善,并可以将数据传到网络当中,在网络中对数据进行分析,达到令配电系统的相关通信系统、网络结构、配电系统的工作管理、营业管理等都更加便捷的目的。
        3.3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远程监控在所有的传统监控模式下属于比较常见的监控手段,其主要是一个负责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的硬件系统。目前来说,远程监控的模式在我国各个领域中都有涉及到。而对于发电厂而言,发电厂中所有的电气设备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进行实时的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发现,发现问题后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高效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远程监控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法进行远程调节,因为其只是一个远程监控的系统,没有调节的能力,也不能对出现的故障进行自我判断。一旦系统真的出现了重大故障,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和系统来获取实时的报警信息的话,对于整个网络通信系统而言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3.4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应用
        总线控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发电站中比较先进的一种监控系统,而且在很多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总线控制的监控系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其可以将所有需要监控的监控点都连接到一起,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布线的难度,而且也达到了降低整个系统运行成本的目的。现如今总线的相关协议也在不断的完善,因此也一定程度的提升了总线监控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逐渐实现了智能化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运用有其必要性,且意义深远。所以,在实际情况当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应用,方能推动电力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兆瑞,李航,张兴波.浅谈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微型机与应用,2013,32(10):1-3.
        [2]袁福强.浅谈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4):160.
        [3]邓声伦.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22.
        [4]刘晓东.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26(2):202-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