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120219780405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作为生活质量的一部分,也是衡量城市化建设的标准。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要不断提高园林施工质量和建设水平。但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园林施工技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着许多挑战。就如何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措施;难点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越发严重。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改善了城市化发展的目标,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逐渐被重视,有利于推动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和缓解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现阶段,园林施工因受多方面的影响,园林施工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影响园林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为提升园林施工的质量,应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园林施工存在的技术难点,并加强管理园林施工技术,保障园林建设。
1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分析
1.1施工技术人员水平较低
现如今,我国缺少一些能够掌握全部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拥有丰富的经济的园林施工技术人员,导致我国的园林施工技术比较落后,不能与国外的园林施工技术相比较。还有我国园林施工技术工人不能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这就导致我国园林施工技术工人的水平较为落后,所以这就需要提高我国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标准,甚至有一些人思想比较落后,就认为自己在过去的经验是对的,这就严重影响新技术的遍及和产生。由于一些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不一样,技术水平不一,这就会影响园林施工进程,导致园林施工进展缓慢,不能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园林行业。
1.2土壤改良不达标
土壤的选择对于植物成活率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土壤环境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要求,成活率就会较为稳定;相反,如果土壤环境达不到植物所需生长条件,将会直接降低植物成活率。由此可见,土壤环境是保证园林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现阶段,很多地区的园林绿化工作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园林植物种植不能满足建设要求,例如,一些园林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为了缩短工期,忽略土壤的改造,没有根据施工需要合理改造土壤成分,导致植物无法适应土壤环境。
1.3苗木种植不规范
首先,种植顺序混乱。合理的栽植顺序是确保种植成活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栽植顺序混乱的情况经常出现,例如,落叶树比常绿树晚种,早发芽树比晚发芽树晚种,施工人员不了解树种生长习性,种植时间及顺序安排不合理等。施工中未规范流程,苗木起苗时间不合理,起苗后未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使得苗木运输与栽种间隔过长。各环节协调不畅,苗木到现场后,种植坑未挖好,而又未做好防护,使得苗木水分被蒸发,降低了成活率。其次,种植工序不规范。栽植前,未检查树种及种植坑规格,栽种后,种植坑大小与树木根系规格不符,树种的朝向违背植物生长习性;未细致核查,导致植物的主观赏面朝向错误,植物的美化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使得苗木栽植深度不达标,严重影响苗木生长,十分不利于植物成活。
2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处理
2.1做好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图纸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根据行业内相关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更加细致化地开展设计工作,将园林设计理念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传达给施工单位,使其更加精准地把握和理解现代设计理念。无论是基本布局还是各环节布局,均需要注重图纸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应努力做到与设计单位在具体工作内容上的有效衔接,深入理解设计单位所提出的设计理念,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体现这种理念。
2.2注重科学性、专业性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选择
对于园林绿化施工而言,其质量的提升需依靠一支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工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队伍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下2点:一方面,园林绿化施工人员自身需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养,并有着独特的艺术见解和设计创意;另一方面,参与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相关施工人员,需参加过多种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向客户表达项目设计理念和原则。此外,在施工队伍具体选择时,还应以施工团队以往业绩作为参考条件,尽可能选择完成各大优秀案例的施工队伍,从根本上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建设。
2.3苗木选择
为了提高栽植苗木的成活率,在选择苗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景观需要等方面的情况来合理地选择苗木,避免资源浪费。首先,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进行栽植。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多掌握一些树种及专业知识,对生命力比较顽强的苗木品种有所了解。其次,应当选取那些苗木健壮、没有病虫害、根茎发达的苗木,并做好断根处理。第三,对于那些对要保持全冠的苗木或珍稀不易成活的苗木应该选择容器苗,即利用器皿提前模拟出苗木移植后的环境,器皿中放入相应配比的培养液,将苗木根部进行容器内培养,根据培养苗的情况,在栽植施工时对土壤做出相应的处理。
2.4场地选择及土壤改良
园林绿化施工前应该先进行土壤改良,如果含有重金属镉、汞或含有其他有毒物质的土壤是严重危害植物生长的,必须弃用和更换场地,对于实在无法更换的地区,应进行换土改良。一是栽植苗木前需要疏松土壤,确保苗木栽植后根部可以呼吸和吸收营养水分,其中苗木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应该在30cm左右,灌木土壤层的疏松厚度在60cm左右,大型乔木的土壤层厚度应该在150cm左右。二是要进行土质改良,对于那些喜欢酸性土壤的苗木,可以在土壤中加入一些酸性物质,以便促进植物生长。三是要做好土壤的培肥工作,确保土壤的肥性,以便栽植苗木生长得到充足的营养。四是需要对土壤进行简单消毒工作,以便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和虫卵对苗木根部的侵蚀。总之,园林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土壤的特性充分了解,对植物生产所需的土壤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因地制宜的改良土壤,确保土壤适合苗木成活和生长。
2.5规范园林绿化施工过程
首先,理清植物种植顺序。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合理安排种植时间,严格按照“落叶树早种、常绿树晚种,早发芽早种、晚发芽晚种”的原则。同时,施工中务必按照规范流程,遵循“随起、随运、随栽”的原则,确保绿化施工的流畅性,做好一切事前准备,实现“起苗、运输、种植”环环相扣。其次,提高种植规范性。种植前应对比图纸检查种植坑规格、苗木冠幅、胸径等情况,确保行距、株距准确。必须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移植前准确标出苗木原朝向及出土线,确保移植后朝向、出土线与移植前相符,种植时主观赏位置应选择长势较优的一面。同时,严格控制栽植深度,常绿树种应比地面略高约5cm,灌木应根据实际生长习性进行浅栽或深栽。
2.6园林养护管理
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养护管理工作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不能疏忽大意,项目竣工期间应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做好植物每个生长季节的养护工作,尤其是西北干旱少雨的城市,在夏季高温季节一定要保证植物用水充足,只有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提高园林工程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问题的出现。只有从技术层面加强重视,才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全面提升园林建设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园林绿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宏新.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8(5).
[2]梁付腾.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及有效的处理[J].现代园艺,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