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基于 BIM 的虚拟施 工为施工企业有效控制施工组织,减少返工,控制费用、进度,创造 绿色环保低碳施工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施工总承包管理起到一个 极其有利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BIM;总承包管理;信息交互;信息支撑
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创建并利用数据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BIM 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施工以及运营单位在内的各参建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项目施工总承包管理需求
(1)整体策划,统筹所有专业有序开展;
(2)专业一致性把控,通过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审核等工作解决 各专业实体实施前的空间匹配与功能匹配的问题,包括结构综合留洞、砌体机电配合图、设备基础深化、管线综合、机电末端审核等;
(3)多专业工作推进,总包方需要明确项目的各个工作面的专业穿插顺序,监控各工作面的工作开展状态,并推动各专业实体工序及其相关的商务、技术、资源等支撑工 作的有序开展;
(4)项目公共资源的调配,比如场地、水电、垂直运输等;
(5)异常环节的责任划分及施工过程记录。
2总包管理现状
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我们总包管理的深入:
(1)市场条件决定,合同约定对总包管理的成本投入比例太低,不足以支撑总包方按照完全行使总包管理职责进行资源投入;
(2)既有总包管理团队专业知识匮乏,而专业工程师的多专业协调与统筹的能力又非常欠缺;
(3)总包管理阶段多专业、多业务口管理职责定义不清晰;
(4)缺乏多专业多工作面海量信息实时有效传递的方法与工具;
(5)缺乏熟悉项目整体运作,能够进行详细的项目策划的核心人才。
如何在现状条件下,能够快速充分的提高项目总包管控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从企业层面需要从体系设计、人才配备、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摸索尝试。
3应用架构设想
(1)为什么要用 BIM 技术
仔细梳理总包管理的各项工作,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的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循环过程,我们创造计划信息,收集每天各项工作的进展信息和遇到的问题信息,再推动相关方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进展。
但总包管理过程中信息量太大,且散步的作业面太多,单纯靠经验和口口相传的形式,不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进而导致我们管理过程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项目受损。
而 BIM 的核心功能就是可以附含丰富的项目信息的动态模型载体,其恰恰可以作为总包管理的支撑手段。
(2)如何将 BIM 技术与总包管理融合
结合项目管理的需要,所有工作的前提都需要在一个信息对称与信息实时互动的条件下进行,利用 BIM 技术打造一个跨越整个建造过程的信息实时交互与预警平台,采用 BIM 模型作为信息交互的媒介,并开发部分信息自动处理功能,无疑会对我们总包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1)搭建一个全专业的模型整合平台,从深化设计开始,支持在同一平台下多专业协同工作,对专业间的一致性设计,空间与时间的顺序穿插关系梳理,以及过程变动的多专业联动提供支撑;
2)随工程进度,由所有参与单位的主要业务部门在多专业模型基础上添加各自的业务信息(包括进度、技术、商务、和约等),每种信息分策划、计划、实际三个层次输入,进而形成一个以模型为载体,以进度为主线,主要项目管理信息深度关联的集成信息模型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
3)根据各个业务板块的需要,设定进度管理、技术管理、商务管理等核心业务工作的信息加工、信息反馈、信息查询、信息提醒与预警等功能,为总包团队全员进行总包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BIM 实施保障机制
为确保 BIM 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顺利进行,本项目总结了若干 BIM 实施保障机制,这些保障机制在本工程的 BIM 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图纸与设计文件管理机制
对图纸与设计文件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是从设计的角度管理模型版本,保证模型与最新版本图纸一致,与此同时也确保审核模型时有图可依。具体实施方法是:建立各专业图纸管理台账和设计文件管理台账,台账中需详细记录各专业图纸版本、设计文件接收日期以及图纸和设计文件的下发日期。新版图纸或设计文件下发后仍按上述BIM 实施工作流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模型更新。
(2)施工现场信息反馈机制
各专业单位现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误差或者与设计图 纸不符等情况,由于 BIM 模型必须与现场施工保持一致,所以上述情况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反馈。根据现场出现的各类情况更新 BIM 模型,同时也可以用模型来审核现场施工是否合理可行,若可行则经业主、设计同意后进行相应流程变更,若不可行则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整改。具体实施方法可以安排各专业单位的现场工程师以日报、周报的形式,在固定的例会中对现场信息进行反馈。
(3)设备材料信息提供机制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型,需要在模型中添加现场施工材料、设 备的各类信息,由于初步模型、深化模型往往在施工前完成,这时就 存在设备材料尚未确定的情况。在竣工模型的完善过程中,需要各专 业单位及时将现场使用的材料信息、安装的设备信息提交至建模团队。由于工程中的专业多、材料多、设备多,若不能按工程进度及时提交 模型信息资料,会导致后期较大的工作量,因此需建立设备材料信息 提供机制。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安排各专业单位材料工程师在提交设 备、材料进场验收资料时,一并将各类信息提交至建模团队。
(4)BIM 模型审核机制
BIM 模型的审核是确保最终模型准确性的重要手段。审核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模型与设计图纸、现场施工一致。模型审核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由总包主持,安排固定例会及不定期会议,根据建模进度,召集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及现场工程师共同审核模型。若模型存在问题,则由建模团队根据各专业单位工程师建议及各专业图纸进行模型修改,直至模型审核无误。
结束语
BIM 技术能够有效管理建筑信息数据,构建起数字化建筑信息,科学合理地管理好各项信息数据,大大降低了施工项目管理难度,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当前,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充分利用 BIM 技术下,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和施工水平。在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 BIM 技术,促使 BIM技术满足现代施工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推动 BIM 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促使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