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
摘要: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深入开展内部管理提升,针对总体缺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问题,深入研究盘点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优化权责关系,明确任职资格,完善业务流程,严格员工入口机制,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强化机构岗位职责,畅通员工发展通道,开展岗位竞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关键词:边远地区;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工作效率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人力资源储备与公司发展不适应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地处我国西北部,部分市县公司处于西部边缘地区,结合甘肃电网发展要求,专业化人员配置欠缺,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公司各单位间人员配置不均衡,环境较好地区存在人员冗余,艰苦偏远地区缺员较为严重,人员结构不合理。公司高素质管理、技术人员短缺,部分专业、单位年龄偏老化,公司整体人才梯队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作为国有企业,公司各单位受传统观念制约严重,缺乏人力资源成本意识,人员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升不能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电用工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建设步伐有待加快。同时,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政府及行业监管、企业权责平衡,对企业依法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现阶段用工形式多元化、分布面广、历史成因复杂,需要更加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理念,进一步规范各类用工管理。
(三)公司战略发展亟需人才支撑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近年来,国网公司提出创建“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目标,结合“放管服”改革要求,需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公司战略发展的支撑能力,实现人才强企,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做法
(一)拓宽高校毕业生招聘宣传渠道
利用移动平台转播招聘信息,同时在各大校园网站转发招聘公告,使更多优秀毕业生有机会了解到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就业信息,提升报名生源数量和质量,保障公司用工需求。依据国网公司招聘毕业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确定年度校园招聘和“订单”培养的生源范围。
(二)科学制定招聘方式
通过在有关985、211工程和电力院校发布招聘公告,吸引优秀生源参与公司各站点招聘宣讲,双向确定就业意向。成立校园招聘工作小组,各站设面试点,针对公司可自主考试的毕业生,视情况组织统一考试、签订就业协议;“订单”培养院校设置笔试、面试考点,对优秀毕业生进行现场考察,择优确定拟培养人选,并根据公司流程开展员工招聘入职工作。
(三)实施艰苦边远地区“订单+定向”培养
优化管理流程,通过与合作院校联合培养,提前确定招录对象,提升新入职毕业生企业归属感,解决公司艰苦边远地区用工荒、留人难的问题。每年前往高校,面向大三、大四的在校学生,提供艰苦偏远地区单位名册,通过宣讲、报名、国网统一笔试、国网+省公司联合面试、省公司拟定、国网人资部批准等步骤确定人选,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合格后到相应艰苦偏远单位工作。
(四)加强员工流动积分应用
完善公司员工流动积分及奖励措施,试点印发公司员工流动实施,通过薪酬激励、荣誉激励、积分激励、职业生涯发展激励,引导公司优秀人才,前往艰苦边远地区一线岗位锻炼,通过简化流程、优化管理权责关系,极大调动各单位员工参与积极性,逐步实现公司整体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五)统筹优选流动方式
通过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公司内部管理流程,公司人力资源配置有以下几种方式:岗位竞聘、挂职锻炼、人才帮扶、人员借用、组织调配,多种配置方式据实选用。
(六)深入开展人才帮扶
人才帮扶作为一种人才交流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部分单位已深入推广,并取得良好效果,重点解决艰苦偏远地区、重点项目、特殊任务等人员短缺问题,原则上人才帮扶每年不超过1次,一般于年初组织实施,帮扶期限一般为3个月至1年。
(七)开展公司系统内岗位竞聘
根据国网公司和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业务实际简化流程,结合各单位用工需求,畅通“县—市—省”员工成长通道,优先考虑贡献突出、考评优秀、阅历丰富、有一线经历、在艰苦偏远地区工作的员工,促进人员合理流动,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规范岗位竞聘条件和工作流程,确保岗位竞聘公平、公正、公开。
三、工作成效
(一)深挖潜力盘活全员存量
多次召开公司会议,专题研究重点工程人员配置、偏远地区员工激励措施等问题,简化岗位竞聘、挂职锻炼、人才帮扶、组织调配等员工流动管理流程,加大激励力度,通过从公司范围内选拔优秀员工,担任相关岗位工作,选聘高技能人才到边远地区进行工作帮扶,有效盘活了人力资源市场。
(二)圆满完成年度盘活用工存量目标
通过完善员工岗位任职资格,使员工对各类岗位任职标准更加明确;通过优化流程权责分配,使基层管理工作更加灵活高效,公司高度重视“放管服”实效效益,已完成各类人员配置优化工作,圆满完成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目标,有效促进公司人员有序流动,支撑公司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三)毕业生流失率显著减低
通过优化员工任职资格标准,畅通内部人力流动机制,开展优秀毕业生发展多维激励等措施,毕业生流失率显著降低,缓解了招人难、留人难的困境,通过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简化公司各项管理流程,下放审批权限,使毕业生对岗位任职资格、员工发展通道有了深刻理解,公司各项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毕业生流失率显著降低。
(四)边远地区一线员工配置相对均衡
公司通过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偏远地区员工配置,河西走廊一带艰苦边远地区一线员工配置率逐步提高,管理类与技术、技能、服务类人力资源配置相对均衡,有效支撑了公司艰苦边远地区生产作业的有序、稳定开展,公司整体员工配置相对科学稳定。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些适合中国自身的管理方法,推动了我国企业的改革创新。在新形势下要抓住机遇,积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6):139-139,141.
[2]何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外企业家,2017(3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