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目前基础设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基建对于我国的影响无论是在国民生产总值还是提供人员就业方面都十分重要。而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也让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无论是经济还是人身安全的损失都会十分严重。所以,对于安全工作的实施是建设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使施工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本文将对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管理;成因;安全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建设,不仅能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能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工程规模也在逐渐增大,在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复杂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工程项目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一旦安全管理不规范,就极易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益和质量。
1建筑工程安全预警管理的必要性
其一,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的主要类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设环境、机械设备、建设质量和不确定性风险都会对施工操作造成影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通过安全预警管理机制的实施,项目施工中的风险因素得以系统统筹,其降低了项目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其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安全事故不仅会延缓项目的施工进度;而且会增加工程项目的额外支出;此外,当发生施工安全施工时,企业的社会形象会受到一定影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预警管理有助于施工风险的有效防治,其增强了企业施工建设能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
2建筑工程行业安全事故发生原因
2.1建筑物料使用不够规范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大量的物料作为支撑,物料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具有较大影响,一旦价值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就会降低建筑整体质量,并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在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会根据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进行材料选择设计,并在规范采购的基础上,进行材料进场控制和保存管理,然而受经济利益驱使,部分建设单位会采用劣质材料进行工程生产,其在材料进场检验中选用质量较高的材料样品,而未达标材料则私下运往场内进行施工,这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受到较大影响,降低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同时,施工器械也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具有一定影响。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体量不断增大,其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加,实际施工中,为提升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人们会采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仪器进行辅助施工。
2.2安全投入的原因
经过对很多建筑安全事故的情况分析可知,很多建筑发生事故都是因为安全投入不够所导致的,安全投入包括针对安全有关的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的总称。
2.3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待提升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施工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安全意识较低。在建筑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都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采取应付的态度,导致建筑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3建立安全管理预警系统的安全措施
3.1定期展开安全检查,有效落实安全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在施工开始后,监理部门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将相关的安全措施落实下去,充分发挥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必须深入检查施工现场的环境、工作人员的操作方式和施工设备等,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进行更换或维修。在检查安全时,监理人员必须耐心、全面和深入,切不可走过场,确保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施工现场之所有会存在安全隐患,就是人们的粗心大意,往往容易忽视那些风险因素,因此要责令相关施工单位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整改,直至整改到位。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的效率,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发现场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2人员风险监控
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主要对象,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众多,每一项个人行为都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安全风险。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引进智能监控系统,利用遍布施工现场的高清摄像头,全面监测施工场区内所有人员的操作行为。在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库中存有施工操作标准信息,通过高速对比和计算,分析场区内所有人员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并自动做出预警,通过广播系统或移动监测终端提醒现场管理者进行管理。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发挥“大脑”作用。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抽选具备相应经验的人员组建管理团队。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应重点关注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明确高风险的作业点;掌握各类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做好现场人员及工序的协调工作,以免出现现场指挥失误,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3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是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顶大吉”,公司在项目投入建设前期就应该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组,每个层级之间不仅要有完整的分工,而且还要打破层级之间沟通闭塞这一问题,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我们都知道在办一件事情时出现的工序越多,越容易造成失误。在一栋大楼开始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多个部门的介入,假如下层人员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是却不知道该向谁汇报问题,这就属于管理模式上严重的失误。就像国家一样,有专门的热线、日报等渠道为人民服务。建筑业虽然不似国家那样庞大,但是也应该有专门服务于基层的组织出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传下达。
3.4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监测平台
这个系统是为了使用更加科技的方法,对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使管理者能够有效的对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进行施工的时候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比如说塔吊、电梯、脚手架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在施工场地进行监控的时候,需要使用现场监控的摄像头以及无线网络,将当时的情况全面通过互联网输送到远端接入的系统平台里,安全监控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在办公的地点就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状况。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远程指挥,对于安全情况也能做到远程监督。
结束语
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管理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实践过程中,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预警管理的必要性,并在分析安全事故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规范化的进行预警管理控制,才能提升工程项目预警管理质量,进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锦川.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11):149-150.
[2]田琼,谭显通,罗雄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3):68-71.
[3]陈龙.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9,26(09):264-265.
[4]梁竞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5]姜兴蕊.安全预警管理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