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杨当镇海胜中学,441200)
摘要:《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最惹人注意的是火柴燃起出现的幻象,其顺序与新中国国策紧密相连。都是先解决物质需要,再满足精神需求。
关键词:幻象;物质需要;精神需求
安徒生被称为艺术大师,他创作了无数童话故事,在浩如繁星的童话作品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无疑是最耀眼的星星之一,它也是周作人先生介绍到中国来的安徒生的第一篇作品,对中国人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这篇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童话讲的是在大年夜的傍晚,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五次擦燃火柴,在美丽的幻象中冻死在街头。
安徒生写道:“我认为,这篇作品最光彩,或者说最触动人心的地方是在小女孩用细细的火柴点燃美丽的幻觉世界的那一刻。因为小女孩用她那细细的火柴为黑暗而又寒冷的世界点燃了温暖与光明。[1]”此话有深意,安徒生说过,他的童话不仅是给孩子们写的,也是给成人写的。“成人对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更感兴趣。[2]”
幻象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
小女孩为什么会看见这样的幻象?
我们首先分析看见大火炉的原因。(1)天冷。文章开头就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那天又冷又黑,且飘着雪花。(2)小女孩的身体冷。她衣衫单薄,赤脚走在落雪的地面,一双小脚被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一整天都在户外行走。(3)小女孩长期居住在寒冷的环境中。她家的房子只有个屋顶,最大的裂缝虽然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家里跟街上一样冷。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擦燃,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其次我们分析看见烤鹅的原因。小女孩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这一整天,没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人给过她一个硬币,自然一整天都没吃饭。而大年夜的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在饥饿中,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儿走来。
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接着我们分析看见圣诞树的原因。小女孩年龄小,正是爱玩耍的时候,而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圣诞节的西方国家全民狂欢的日子,孩子们喜欢圣诞树上挂着的琳琅满目的礼物,喜欢美丽的彩色画片,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儿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然后我们分析看见奶奶的原因。(1)世人冷漠。在现实世界里,小女孩缺少关爱。富人不顾穷人死活,在大马路上让马车横冲直撞地飞奔,吓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同是穷人的男孩儿毫无同期之心,他把小女孩的一只鞋捡跑了,还嘲笑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小女孩又冷又饿一整天,没人给她一个硬币,没人给她一点儿吃的。(2)缺乏亲情。小女孩的爸爸不疼爱女儿,会因小女孩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打自己幼小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一丝关爱,她想起了已离人世,唯一疼爱过她的奶奶。所以在看到一颗星星落下的时候,她想起了奶奶的话。在擦燃火柴的同时,她看见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的人,她需要关爱,需要亲情,这是精神方面的需求。
最后我们分析她在火柴的亮光中和奶奶一起飞走的原因。小女孩担心奶奶也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在火柴熄灭时消失不见,于是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在火柴发出的强光中,小女孩在奶奶温暖的怀抱中,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奶奶是小女孩综合需求的化身,代表着温暖,饱食,快乐,疼爱。这些需求她在人间已得不到,于是和去世的奶奶飞往天国。
这些幻象出现的顺序有何内在联系?
我想幻象依次出现,与社会发展规律息息相关,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就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和最迫切任务来抓。邓小平制定基本国策:先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再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既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参考文献
[1][2]安徒生,《我的童话人生》,网络。
[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