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岩土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   作者:梁戚丹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迅猛发展
         摘  要:近年来,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迅猛发展,岩土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基建设时岩土工程中的基础环节,是建筑物的根基。地基材料的选择与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如果有些微的差异,则会造成损失重大的质量事故。本文主要探究岩土工程中的地基面临的问题,以及对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以期给大家一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前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地基基础技术也在同步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地基基础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地理位置情况,形成了本国独特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1 工程实例
         某建筑选址位置处的地质结构为岩石与软土结合体,岩面起伏不定,且有土洞、溶洞发育,基底贯穿于岩层和土层,为土岩结合地基。在施工中,先去除软土部分,利用地基与桩基础施工技术使地基得到有效处理。去除软土时,需要借助挖孔桩,桩底与岩层直接接触,使工程基础保持稳定可靠,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等问题。
2 岩土工程中地基处理面临的问题
2.1 地质形态问题
         土岩结合的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具有不稳定和多变性特点,地层本身土洞、溶洞发育不均、形态不一,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各种环境条件、施工因素等的影响,使地质类型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岩土工程地质形态问题太多,地基基础处理难度和复杂程度也会加大。
2.2 勘察不到位
         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依赖绝对真实可靠的勘察数据,如果勘察不到位,数据便没有参考价值,相关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也没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最终降低地基基础处理效果。勘察人员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各有差异,资料分析整理水平各有千秋。因此勘察报告除了需要单位各级审核外,第三方审核及对重要工程需要组织专家评审会更显得安全、可靠、重要,勘察单位更需慎重待之。
2.3 地基处理方法问题
2.3.1 地基渗流
         地基渗流对改变土体结构,发生土洞等现象,同时还会形成流土,除此之外,地下水位的下降会改变有效应力,产生沉降现象。
2.3.2 地基变形
         地基渗流会造成地基的沉降,地面建筑物负荷过重也会导致地基下沉出现沉降现象,地基的沉降现象主要分为瞬时、团结与蠕变三个部分。地上的每栋建筑物在设计图纸时就已经计算出该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当地面负荷重量在房屋沉降值内,就不会产出裂缝等沉降现象,建筑物环境会相对安全;如果地面负荷一旦超过可沉降值,就会出现各种地面沉降现象,例如地面沉降导致房屋倾斜,房屋倾斜后会影响房屋的稳定性与居住的安全性。
2.3.3 地基失稳
         如若地基出现失稳现象,就会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如若地基受到的作用力超出了自身承载力的范围,地基就会受到间接破坏,损坏建筑物,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2.4 桩的选型及施工工艺问题
         从场地地质及施工条件,结合地区经验常用的桩基类型有人工挖孔桩、反循环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静压预制桩等,同时应根据场地岩土层及地下水特性,选择相对应的基桩成孔方式,如冲击法成孔或旋挖机成孔。
2.5 桩的施工问题
         桩的倾斜问题:在桩基础施工中,桩体倾斜问题也是影响基础施工效果的因素。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其一在土岩结合地,桩端遇障碍物;其二桩机安装不到位,桩架很难保持端正,角度发生偏移;其三挤土效应也会对桩体产生侧向压迫,使桩体倒塌倾斜(该效应主要与桩体分布间距不合适有关);其四桩基础尺寸与孔洞尺寸存在偏差,桩体与孔洞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五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误差,造成桩体倾斜。


         断桩问题:断桩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桩体倾斜过大,使薄弱处无法承受锤击力度,进而发生断裂。其二桩基从制作场地到达施工现场再到吊装施工应用,都有可能发生质损,导致断裂。其三桩体制作材料或制作技术不合格,会使桩体成为劣质产品。其四在打桩过程中,装机打击角度、力度和速度等都会对桩基造成影响,如果这些参数过大,远超过桩体的承受力,桩体会断裂。其五桩体与基础底部接触部位处存在障碍物,桩体也无法与基底有效连接。
3 岩土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3.1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3.1.1砂石桩法
         运用砂石桩法主要是为了使地基能承受更大的负荷,它主要是将松散的地基挤压从而来增加地基的密度,增加其承重力。以前砂石桩法并不是每种土都可以采用,它范围很小,只适用于砂土,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可以适用于粘性土、素填土与松散粉土。对于饱和软粘土变形控制要求不高的建筑物也适用于此类方法,但是对于变形要求严格的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软黏土变形不受控制,采用这种方法后不预压就会产生超过沉降值的允许沉降量。总的来说,砂石桩法在提高地基基础的稳固性方面还是有一些优势。当砂石桩法遇见软黏土,其作用发挥的就不是特别突出,因为软黏土中水分含量高,压缩也不能提高其密度。但是如果在软黏土中添加砂石,构成复合地基,可以大大提高地基的承重能力,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复合地基还能加大地基的安全性降低滑动破坏能力。
3.1.2 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是采用换填土层的土来增强建筑物的承载力,防止地基变形。一般换填垫层法是用强度较大的砂石来换取土层原有的土,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基土层的密度,从而加强地基的稳定性。具体做法首先是将地基中软土挖出来,然后填入强度较大的材料,换填的强度较大的材料就能发挥其坚固厚实的作用,减小其它土层收到的负重,这样就能把沉降量控制在允许沉降范围内,从而防止地基变形的现象。并且换置层的材料也可以起到低温防冻的作用。在采用换填垫法时,要注意换垫层的材料的透水性,因为在地基层,经常会遇到水也会浸泡在水中,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避免一些不利影响。采用此方法要避免采用软土,软土中含水较多,导致结构会不稳定,如果采用透水性好的土层,可以避免后期沉降现象的发生,采用换填垫层法,采用合理的材料可以增加地基强度,避免沉降,加快排水,防止冻胀。
3.1.3 加筋法
         为了增加土层的密度,可以在土层中埋设一些拉筋或受力杆件等,以此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加筋法有树根桩法和锚固法等多种方法,必须综合考虑土性、承载力和材质等多个因素,综合确定选取最适的施工方法。
3.2桩基础施工方法及技术要点
         适合岩土工程施工要求的桩基础有预制桩和灌注桩,每种类型又分别存在多种施工方法和处理技术,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灌注桩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桩基础。在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处理中,负责人需要考虑到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如果选择灌注桩施工方法,还要改善该种技术,解决其导致的桩体承载力下降问题。现有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满足此要求,其技术要点为:高压灌注水泥,使桩底的沉渣没有降低桩体承载力的机会,如此桩体周围的土体结构稳定性也会提高。
3.3 边坡加固技术要点
         主要选择岩土锚固技术、二次灌浆技术或土钉支护技术来提升岩土工程边坡加固效果,使工程施工中既不会发生地基沉降问题,也不会发生边坡失稳现象。以土钉支护技术为研究对象,会发现该种技术类型也有很多,如止水型、加强型、加固型等土钉支护技术,不同类型技术,土钉支护的结合类型和技术都不同,其中加强型土钉支护主要为土钉支护与预应力锚杆技术结合体。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施工中,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处理的技术是最基础性工作,是建筑物安全与稳定的保障。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岩土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项目考察工作,了解施工基地的土层情况,设计好建筑物的图纸设计,加大对地基基础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究出更加先进的地基基础技术,提高岩土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肖成安.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2]王红.既有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及其工程实现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作者简介:梁戚丹(1993-),女,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南宁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房建、市政、水利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处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