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磨课”,我就想到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工作组根据选手的实际,指导其封闭式训练6天后登台展示,给观众留下无限精彩。这些精彩源于六天高强度的“磨艺”。“磨课”也是如此。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参加了小学数学和综合实践的教学比武,这两次比武经历,让我真确的感受到“玉不琢不成器”,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老师一定要善待磨课。
磨课的困惑让我逃避磨课
一次次试教,一次次研讨,一次次更新,磨出了精致的教学,出彩的教师,也磨出了虚伪的课堂,无奈的学生。为了一堂优质课,有的可能是倾教研组和学校之全力,才打造得几乎是完美无瑕。试想,就为了这一节完美无瑕,老师及同事要付出如此大精力,而我们的学生为了这一节课又被折腾的怎样呢?为什么一到上公开课就要这样去磨呢?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会一直保持这样的研磨劲头吗?是不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相当多的课堂教学过于随意、粗糙和低效,因而只能借助大量的磨课对其进行掩饰呢?为此我无论上那级公开课,都是本着原生态,在预设中重生成,上课的效果都是大风吹到梧桐树。
磨课的突围让我善待磨课
在这次教学比武中,我被学校和研修组要求必须参加磨课。于是我带着困惑,别无选择的走上了磨课之旅。选择好教学内容《地砖的周长》之后,开始了精心的备课,设计出自认为完美的教学设计:课件展示一块长方形的地砖,让学生求出它的周长(复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如果这块砖的宽不变,长发生变化,与宽同样,你怎么求周长(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求两个边长不一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强化公式的应用)——求篮球场的周长(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不同)——求用两个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求周长为28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求把一个边长为18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一样的正方形的周长(题型训练)——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合作探究、在不同的题型训练中突破重难点。按照这个“完美”的设计胸有成竹的试上,结果抱憾而归,竹子枯萎了。听课的老师及时给我提出了多条建议,并让我在三(二)班上。我认为设计的如此完美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不是一班的学生的问题?带着疑问,不听建议,微调教案后就上,结果重蹈覆辙。这时同伴们就直接的说出教学设计必须做大的调整,如开头导入时过于平淡,周长的知识没有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求小正方形的边长”必须删除……我一想起引以为豪的“金点子”(费时半天做的展示课件)却要 “无情”的删除,心里很不是滋味,打起了退堂鼓。
这时同伴的开诚布公和直言不讳,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完美的设计却是无言的结局?为什么同样的设计,在不同的班级结果是一样的?难道课真的需要磨吗?
于是我调整好的心态,接受老师的建议,重新设计,如:
师:小明家里在装修,放假回去后看见装修工人在锯砖。他说他看见一块长方形的砖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你们有没有兴趣看看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想(兴趣很高)
师:用课件演示变化过程,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一块长为8cm,宽为6cm的地砖(砖的四周用红色的线条勾勒出来),请求出这块砖的周长?
(师板书学生的计算过程,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根据需要锯掉一部分,原来的长成了6cm,宽不变,(砖的四周用蓝色的线条勾勒出来),请求出这块砖的周长?
(师板书学生的计算过程)
方法一:6+6+6+6=24cm 方法二:6×4=24cm
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总结归纳正方形的计算方法。
师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这样一来,学生在经历了求每次变化后的地砖的周长后,从感性走向理性,既强化了周长的认识,又巩固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而且探索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学生在比较中轻松掌握了这两种图形的不同计算方法。老师们对我的修改投来赞许的目光和欣喜的微笑,让我惊喜交加、喜出望外。让我不得不从心底里感谢数学组的全体老师和学校领导,是他们让我走出磨课的困惑,冲出磨课的突围,不得不善待磨课。怎样善待磨课呢?
善待磨课,要有一种耐磨的心态。磨课时的心态变化是复杂的,有怨有喜,有恨有爱,面对这些变化,需要我们及时去调整。只有调整好心态,才会让我们的课实而有效,因为磨课其实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求索与历练,犹如蛹变成蝶,只有经历在丝茧中不断的奋争,完成质的嬗变,才能有振翅飞舞的一天。同时,从心底里接受磨课,从平时做起,把备课当做磨课来做,从学生入手,不断的修改教学设计,一定会产生轻负高效的课堂。
善待磨课,要有一支能磨得团队。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历练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磨课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对教师团队的锤炼,是集体智慧的交融。磨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群智者的对话”过程。在这节课中,如果没有数学组的老师对我的开诚布公和直言不讳,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用耐磨的心态,借组能磨的团队,抛弃形式的喙头、外在的花哨,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长期坚持一定会演绎出简约、朴实、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