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观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作者:李娜
[导读] 在全球交流愈发频繁的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不仅涉及语言教育本身,亦是提升学生认识、理解由英语所负载的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英语专业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文化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观,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交流、理解和互鉴,形成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国际视野和博大心胸。本研究以新的文化分析理论解析了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英语专业教育观应是什么样的,以期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等改革提供思考路径。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101)
项目基金:本文系四川省多元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项目“文化视野中外语教育的‘善’的理解与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DYWH1826)的部分成果。
摘要:在全球交流愈发频繁的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不仅涉及语言教育本身,亦是提升学生认识、理解由英语所负载的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英语专业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文化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观,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交流、理解和互鉴,形成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国际视野和博大心胸。本研究以新的文化分析理论解析了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英语专业教育观应是什么样的,以期为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等改革提供思考路径。
关键词:文化;文化理解;英语专业教育观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ly frequent global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value of English major education focuses on promo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carried by English, instead of language education itself. More importantly, it aims at enlighten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various beliefs of life, values and sentiments implied in languages, to learn how to communicate and appreciate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n to form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broad mind based on Chinese native culture. With a new cultural analysis theory, this essay analyzes what the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English major should be in the new era. Hopefully, this essay will provide a new thinking path for the reform of English major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Key Words: cultur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English Major Education Philosophy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理念给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带来了定位困惑和生存危机。我国外语学界对此展开了广泛且持续的探讨(胡壮麟2002,2009;张中载2003;胡文仲等2006;金利民2010;黄源深2010;王守仁 2010;蒋洪新2010;常俊跃2014;仲伟合等2015;王立非等2015;李楠2019)。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学科建设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英语工具化倾向被进一步加深[1],甚至英语专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职业培训[2]。
          本研究认为,课程、教学等一切改变和发展都源于观念。新时代的英语专业教育担负着促进中西文化的深度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3]。鉴于此,本文遵循文化构成的逻辑,力图探析适合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育观。
          一、映射在英语专业教育中的文化
          自有人类,便有文化。文化是人类从古至今一切行为的全部结果。通过对泰勒、博厄斯、林顿、米德、萨皮尔、克鲁伯和克拉克洪等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对文化所做的阐释,可以发现人们对“何谓文化”已达成的以下共识:(1)文化是人的创造物。不同地域、历史、社会中的人类群体所共建的文化具有稳定且独特的个性;正因为文化的独特性,才产生了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整个人类世界的多样性。(2)文化间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价值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文化各成分中最难发生变化的要素”[4]。基于此,笔者引用巴登尼玛教授的多元文化分层理论,认为文化包含四个层面,且这四个层面具有逻辑性,由不同层次的各种符号承载着,其中语言是最完整的符号,如图1.1所示:
 
          文化是一区域的绝大多数人都承认或认同的结果。其中,对生命的理解,即信仰,是最核心的部分。这种关于生命的理解源自这个文化群体长期以来与大自然交往所积累的经验,它回答人来自何处,生的意义和死的意味。由生命的理解派生出人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不是一般低等动物的生理机制,而是源自独特生命理解的精神意蕴,所有生理需要都有精神的烙印,所有精神需要都有其生理基础。需要产生对外部事物的评判,这便是价值;同时,需要也产生人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人对自己需要满足的体验。人的行为便是在价值引导和情感驱使下产生的。不同文化群体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剪裁编排出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情感方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进而指导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影响着人的行为举止。人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5]。在更广的范围,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现实社会的各种组织及其制度。  
          教育作为人的行为,其运行规律同样遵循上述逻辑。人们对教育的诠释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的,不仅具有时代性,而且富有文化底蕴。因此,“文化是教育的根和魂”[6],教育遵循文化逻辑。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英语专业教育与文化之间也存在相对应的层次:文化关于生命的理解对应于英语专业教育关于生命理解的语言思想内容;文化的情感、价值层的内容对应于英语专业教育的语言之于情感和判断的逻辑过程;文化的行为层对应于英语专业教育的语言符号表达层;文化的制度层,即社会组织机构,对应于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行动和规则,见于现实活动的各种组织及其制度。
          二、通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观
          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和条件。作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理解”不是简单地追求“理解对象”的原意,理解主体在进行理解活动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结构,因此,理解是在理解主体的元认知基础上,基于对理解对象的认识,而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本研究认为,理解是理解主体基于母语文化所形成的观念对理解对象的认识,从而形成对理解对象的解答,并自我建构意义的过程。
          文化理解即人对“文化意义”的内化,是一种基于母语文化的主动心理建构过程。人受母语文化的濡化,逐渐建立起与母语文化一致的文化心理图式。当人接触到与自己原有文化心理图式不同,甚至冲突的文化刺激时,在心理上会经历熟悉、理解、适应的心路历程。美国跨文化心理学家伯里将文化适应的态度分为四类:(1)同化,即放弃母语文化,积极融入他文化;(2)分离,即保持母语文化,回避接触他文化;(3)融合,即在保持母语文化的同时,又接触和参与他文化;(4)边缘,指既不认同母语文化,又不愿与他文化相联系[7]。研究发现,文化融合是最理想、最积极的文化适应方式。此方式不仅会拓展其思想、情感,而且会带来满足的愉快。理解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语言的功能之一。要促进文化理解,就需要激发人的能动性,通过语言学习来解析其文化意蕴,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可以自觉地比较两种文化,“抽象出认为正确的信息,形成理解新文化行为的心理结构”[8]。
          按照上文分析的语言学习的文化逻辑,英语专业教育为促进学习者对中西文化深度理解,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讨论英语专业教育的认识:
          (一)、英语专业教育是对“生命”理解的文化交流
          从教育理解的角度看,“教育是不断提升人处理和使用知识的智慧的生命过程”[9]。人的智慧的缘起便是对生命的理解,人的生命源自哪里?身体与精神的关系如何?离开了物质身体,生命是否还存在?这种理解将产生人的生存需要和价值追求,继而产生行动的力量与策略。所以,教育的意蕴不仅是能为感观所涉及的一般现象,即教室、黑板、书本、课堂、课程等,更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后面所承载的对生命赋有价值的文化意义。这些有一定价值的文化意义则是通过教育的语言来传递、分享的。
          对于“生命”的理解,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体现在涉及生死的伦理价值问题上。中西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孔子与耶稣两位不同的“历史人物”。孔、耶从人性均具有善根的基础上探寻的是两条不同的人生模式。对此,朱清华在其博士论文中做过详细的辨析:孔子寻觅的是“知善——求善——至善”的人生轨迹,耶稣走的是“至善——原罪——救赎——善”的生死之路,但他们都持有心灵凌驾于肉体之上的观点;面对死亡,孔子强调的是“出生入死”,即生理性的生命的结束为“死”,而耶稣关注的是“出死入生”,即用灵魂与肉体的双重死亡关系来揭示生命的意义,但二者都不乏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死亡的坦荡[10]。孔子与耶稣的生死伦理思想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它们自然存在冲突性。不同的生命理解派生出不同的社会人际关系结构,产生不同的社会类型。孔、耶的生死观同属于人类文化,是人类多样性文明传承的根基,通过语言教育可建立起不同文化的融通性,文化通过语言可以交流的不仅是社会存在的外部特征,更是社会存在背后的人性理解及其生命情感与价值。
          孔、耶对生命的理解是通过语言来展示的。因此,我国英语专业教育应将中西文化关于生命的理解作为其基础内容和课程资源,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中西文化关于生命的不同阐释。英语专业学习者对生命价值主动追寻的渴望是英语专业教育系统健康运转的重要驱动力。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对生命的阐释,有助于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关于生命的解读,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学习者才可能保持冷静、清晰的理性思维。
          (二)、英语专业教育是关于情感与价值的文化互鉴
          英语专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越来越西方化,一味地追求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套用其思维方式,而是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来培养文化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意识。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要熟悉、分析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进而达到理解的程度。
          以往的英语专业教学大致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第一,在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只注重英语符号的教学,文化输入意识淡薄。第二,自1978年Schumann的“文化导入(acculturation)”教学法引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强调目的语文化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突显。
          根据《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英语专业的定位,英语专业教育不仅是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更是塑造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过程。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母语文化的缺失会导致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文化的赞赏、认可、接受,对中国文化的怀疑、担忧、排斥等焦虑心理”[11]。
          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在“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曾明确表达:“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2]。遗憾的是,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仁”、“爱”、“和”等优秀基因正是语言教育的极好资源,也是英语教育中必须的跨文化比较与理解的基础。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子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墨子说“兼相爱,交相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13]。
          因此,在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需要充分理解英语教学基于语言教育的规律,充分反省语言教育乃文化理解与传递的基本原理,通过英语语言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并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英语教学不仅是简单的语言学习,更是引导学习者理性地理解中西文化在价值判断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吸收西方文化的优势因子的同时,增强学习者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识,形成开放的视野、博大的胸襟、跨文化理解与包容的中华气概,为将来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应变能力和聪明才智。
          三、结语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新世纪以来,人类的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文化失衡不断得到调整、文化壁垒与隔阂不断被打破,人类文明的多元契合需要在理解与共存的理念下,向着理想的方向行进”[14]。全世界丰富的文化体系是以其丰富的语言来负载的。语言为人提供文化心理环境,并不断拓展其生活空间,建构其思维范式,形成人类情怀。任何语言所承载的文化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只有了解才能理解,进而寻找其共同的情感基础,发现平等交流和互鉴的原点,达到理性的尊重与合理的扬弃。
          因此,新时代的英语专业教育不能停留在仅让学习者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应秉持“择善而从,比较出新”[15]的文化理念,促进学习者在认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理解、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文化,理解并践行构建人类共同体的、最基本的、最优美的价值观念,养成接纳多元文化,建设人类社会的开放心态与宽阔胸怀。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前言.
[2]李基安.高校专业英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A].载孙有中(编),2008:178.
[3]王辉.以语言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OL].光明日报,2017-12-17.
[4][7]王平.分离,融合?——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9,39.
[5]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9.
[6]顾明远.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人民教育,2017.
[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6.
[9]巴登尼玛,刘冲.尊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1.
[10]朱清华.孔子与耶稣生死伦理之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3:161-163.
[11]韩海燕.中国语境下EFL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2]左飚.当今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及中西文化交流断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6):471.
[13]冯颜利,唐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J].当代世界,2017(11):11.
[14]李慧.文化理解理念下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战略与国际借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19.
[15]李海英.对英语精读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反思[J].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1).

作者简介:李娜(1983—),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多元文化教育原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