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认为想要在高中政治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首先需要通过科学的设置与规划教学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任务融入其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其次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培育和践行,最后则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投放引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完成基础的知识学习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得他们在未来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成为报效祖国和热爱民族的社会主义好青年,这也使得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拥有了更加沉重的使命与负担,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得学生可以自觉践行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都需要高中政治老师的不懈努力。
一、科学的设置与规划教学目标
通过翻阅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本目录,可以发现高中政治教材当中的特点和内容都是相对比较明显的,而其中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社会主义好青年,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而近些年随着新课标体制机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其中对于高中阶段的政治教育活动同样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政治教育可以担负起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也希望在接受政治教育以后的高中生可以具备时代性的发展观和全局性的目光,具有最主流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识,而其中同样流露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与要求。
目前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一项重点来看,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同时还需要采取更加新颖的手段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充分的结合教材当中已有的资源和素材来进行培育。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适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其作为最主要和最核心的目标贯穿始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高中政治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这一基本目标开展的,也可以使得学生实施处处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价值,从而使得这一价值观对自身的三观产生引领作用,真正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培育和践行
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全部都是围绕着教材这一基本的,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活动当中同样如此,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
但是这却对教师的教材挖掘能力和素材使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基础的教育任务及教育目标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和践行,既需要把握政治意识,又需要把握理论知识,双管齐下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通过实际对高中政治教材的翻阅和捧读,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结合这一特点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能够更加有力,放矢也才能够更加高效。
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到政治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节知识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这一章节当中所流露出来的自由与法治内涵,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正反方辩题,就可以设置为自由和法律,到底谁更重要。每一小组的学生所选择的辩题不同,所以他们也会竭尽全力的去搜集相应的资料,无论是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历年的案例,还是结合教材内容和法律条文进行理论阐述,这些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深度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除此之外,当我们学习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逐步传输核心价值观当中的诚信、友善和敬业这三大道德素养。
通过不同教材内容当中的思想教材挖掘,教师在辅,以科学的引领和有效的手段,使得学生们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才能够成为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选择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投放最终关心的教学效果,想要真正的使学生们学习和新价值观的内涵,并且能够践行它,那么其关键就在于不能够用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来完成,而是需要使得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进行理解,只有这样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才能够更加深入认识,才能够更加准确,教育效果也才能够发挥到最大。一般来说高中政治教师可堪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除了常见的信息技术教学法以外,还有问题导入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启发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切换,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愉悦和轻松起来,学生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愉快和充满兴趣,这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我们目前喜闻乐见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高中政治老师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学生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才是未来社会和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人才的最根本需求,这也才是我们真正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肖鸿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刍议[J].学周刊,2019(18):61.
[2]陈美英.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高中政治课程设计[J].华夏教师,2018(3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