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新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作者:孟玲
[导读]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原因,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鼓励学生,从而享受静待花开的美妙。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普遍觉得语文枯燥乏味,学与不学差距不大。追溯其根源就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语文工具性,轻人文性的教育理念,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千遍一律的教学评价等,不仅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养成了他们思维的惰性。鉴于以上现状,在教学中我不断探讨,大胆创新,希望学生能在语文的天地里充分享受语文的乐趣。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发现:
        一、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效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学习语言,不只是学习语言知识,砺练语言能力,更是情感教育、文化熏陶,从而丰富心灵,培养品德,完善人格结构,从真正意义上育人。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重语文工具性的运用,轻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导致学生学起来呆板,对语文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搞花架子,单纯让学生挖掘课文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课堂上学生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一无所知。结果导致学生的语文积累越来越少。可是,就中国的教育现状,无论怎样改革,学生最终还得面对中考和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不能偏废。综上所述,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们在欣赏和探讨语文人文精华的同时,注意语文基础的积累。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目的和方向。在教学中一定要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以达到和谐统一的共同目标。在讲课时,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把文学常识和字词解释在课下学完。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真正让学生深入文本,深切体会语文的人文之美。
        二、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助理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多年来教育改革提出来的要求。多年来,学生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单纯地满堂灌的模式不仅磨灭了教师们对文本创造性解读的激情,而且也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为此,学校群策群力,设计了一套可行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助理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每个班通过教师选聘或学生推荐的方式选出学科助理,对于学生们预习的内容,学生助理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在晨读或自习时布置任务,全组成员共同协作,既能提高效率,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对字词和文学常识的预习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有的篇幅较大,以往上课老师从字词,翻译,课文分析等角度讲解,学生在下面识记背诵,完全被动的接受老师的传授。新课标要求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助理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改要求下应运而生。学科助理在带领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将疑难问题搜集起来,通过本组内同学商议和他组内同学研讨的方法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在课堂上解决。也可以采取学生助理上讲台讲解的方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平台。在讲解鲁教版《出师表》时,我就大胆的采用了这种新模式,学生对课文的掌握非常出色。但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助理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文体教学,毕竟初中生的理解领悟能力有限,让学生完全代替老师解读文本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三、因材施教,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学的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死的知识的储备。”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实践,我摸索出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下:
        1.故事引趣法。初中生都喜欢听故事。我在讲课时,迎合学生的这一心理,切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讲诸葛亮的《出师表》,就顺便讲一讲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只要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以用此法。当然,与课文有联系的故事很多的,讲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做到适量为宜。
        2、激情辩论法。一堂成功的课的标准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如果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那这并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泛。能否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民主自由氛围的课堂。以《马说》为例,在分析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时,我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设置了正方: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反方: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的辩论赛。以分组辩论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潜能,课堂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抛砖引玉法。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抛砖引玉法师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不能只教授固定的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我把课文的第一段出现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用直白的语言替换掉,让学生体会两种语言的不同效果。结果让他们观察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也学会了怎样让普通的说明性文字生动起来,既掌握了知识,也学会了语文的技能。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4、点面结合讲解法。对文本的解读缺乏整体性是现在语文教学出现的一个弊端。一篇完整的文章被分解的支离破碎。文章的美是用心去体悟的,语文课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心灵的一把钥匙。可是,时下,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太过心急,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欣赏美的机会。有的老师抱怨学生不思考,启而不发。通过调查,我发现,教师设计问题时缺乏技巧,问题设置太难太偏是导致学生启而不发的重要原因。综观各位成名的语文教师,他们无一不是从小处入手,做到点面结合。一次听陈先锋老师讲的《社戏》受益匪浅,他以自己的童年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扮演小伙伴来分析人物形象,进而分析文章的主题。整堂课没有分析文章结构,没有花花稍稍的噱头,完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完全是在欣赏语文过程中快乐地度过的。
        四、建立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何谓张弛有度,我觉得,教师的评价应该有一个限度,不能对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抱有肯定的态度。多角度解读文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如果偏离文本,对文本进行歪曲的解释,就违背了教学的初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把关。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好及时激励,对于回答偏离主体的同学,教师要随时启发诱导,适时点拨。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倾听者,也是指路人。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响应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还学生一片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让他们在语文的殿堂中快乐成长。要真正做到既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也要探讨其文学性,让语文教学血肉丰满。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们沐浴在美文中快乐地享受生活中的美,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破茧成蝶嗅到语言的芬芳,在欣赏语言的基础上升华着对语文的热爱。同时也让每一位辛勤的语文园丁在时光荏苒中,享受静待花开的美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