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四构”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以Unit1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作者:官秋凤
[导读] 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分离的现状提出以文本“四构”模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并结合具体课例探究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可操作性。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翁源中学,512600)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与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写分离的现状提出以文本“四构”模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提高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并结合具体课例探究运用这一模式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读写结合;文本“四构”;核心素养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其中语言能力是在社交场合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阅读和写作这两个英语学习中的技能,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在英语实际学习中的体现。
         在克拉申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中,他认为,获得人类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接受大量输入理解的;而提出输出假设的斯温则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有助于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结合这两种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只有足量的阅读输入作为铺垫,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输出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大多读写分离,阅读和写作未能得到很好地整合,学生无法将阅读中获取的语篇知识,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运用于写作中;即使有些教师使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但是所设计的写作任务与阅读材料缺乏关联性,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写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甚至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这一现状与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显然有很大差距,而旨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培养其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语言材料并在写作中体现出来。因此,探究合适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文本“四构”模式
         葛炳芳老师在其著作《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提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对文本的处理可采用‘四构’,分别指文本的初构(Ice- breaking)、 解 构 (Deconstruction)、 重 构(Reconstruction)和创构(Creation)。初构即感知文本话题,激活认知图式,必要时进行词汇准备的阶段。文本解构是输入阶段,读者使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在加工表层信息的基础上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阐释。文本的重构是由输入为主的活动向输出为主的活动过渡、整合阶段,是读者基于所读文本内容有理有据重现文本相关内容,以阐述相关的观点,也可根据某一特定的观点,给出自己的思考与评价。文本的创构是基于输入进行输出即表达的阶段,是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研读,结合自身观点经验或想象,运用新学语言进行表达思想、创写等活动的输出过程。”综合视野下的文本“四构”为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了指导方向和切实可操作的模式。
         三、基于文本“四构”的读写结合教学课例
         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为例,介绍基于文本“四构”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运用。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一文介绍了稀世珍宝“琥珀屋”的有关历史,包括其来历、设计过程、几经易主的过程、在二战中的神秘失踪及后来的重建,从而折射出琥珀屋作为世界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从内容上看,文中的地名、人名比较多,人物关系比较复杂,从文本的语言看,文本语言难度适中,需帮助学生理解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准确运用。本节课从分析文本入手,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铺垫,并通过读后写作输出语言。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高一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稍微掌握并使用过精读、略读等技巧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预测等阅读微技能,整体基础较好。此外,他们学习主动性强,思维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地配合老师,愿意开口说英语。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切实可行有效的活动,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英语课堂活动中来。
         (三)设计指导依据说明: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操作性较强的处理。
         在文本解读中,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包括逻辑关系、内在思想,文本背后的故事,并在阅读教学中加以体现,从而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体验和感受文本,使阅读教学变得立体和综合,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通过标题预测文本内容;
         2.通过快读和细读掌握文章的语篇结构、段落大意;
         3.通过细读掌握琥珀屋的具体信息及学习和使用相关语言知识;
         4.结合所了解信息,借助思维导图简要复述琥珀屋的曲折历史;
         5.学以致用,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仿写,介绍圆明园。
         (五)教学步骤:
         1.文本初构——读前导入
         文本初构也指读前导入。这一阶段以内容为主,兼顾语言和思维激活(葛炳芳,2015)。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读前导入也是如此。好的导入能既能引领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中,也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注意力。在课前导入部分,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几张有关文化遗产的图片及它们的音频介绍:The Great Wall, Mogao Cave, Taj Mahal,引导学生学习culture relics(文化遗产)这一词组。接着展示琥珀屋的图片,让学生对金碧辉煌的琥珀屋有个直观的了解,体会琥珀屋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奇迹之一。然后展示文章的标题“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让学生关注In Search Of 的含义,并提出五个问题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1)Was the Amber Room lost?
         (2)When did it get lost?
         (3)How did it get lost?
         (4)Why did it get lost?
         (5)Was it found in the end or not?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相关文化遗产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文本话题,激活其认知图式。琥珀屋图片的展示把教学内容视觉化,有助于学生对琥珀的感性认识。同时借助标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文本解构——读中理解
         文本解构也可以看成是写作的写前阶段,是语言的输入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的篇章结构、段落大意,了解该题材写作的谋篇布局;此外,通过对文本详细内容的分析学习,鉴赏文本语言特色、领悟作者意图和吸收语言材料,为读后写作作好铺垫。
         Task 1.Fast reading.
         (1)Skim the passage and match the main ideas with the paragraphs.
         Paragraph 1        How did the Amber Room become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
         Paragraph 2        How was a new Amber Room built?
         Paragraph 3        Why did the King of Prussia give it to the Czar of Russia as a gift?
         Paragraph 4        How did the Amber Room get lost?
         Paragraph 5        How was the Amber Room made?
         (2)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hree parts.
         Part 1  Paragraph 1(以描述为主)
         Part 2  Paragraph 2,3, 4 (以记叙为主)
         Part 3  Paragraph 5(以记叙为主)
         【设计意图】这个任务难度不高,学生基本能完成。通过匹配每段大意和分段,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把握文章脉络。


         Task 2 Detailed reading.
         (1)Wha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Amber Room? Fill in the blanks.
         The Amber Room

Birthplace

 

Color

 

Material

 

Design

 

Decorations

 

The length of time taken to complete

 


         表1
         (2)A story is series of events that happen in a particular order.What's the story of the Amber Room? Fill in the blanks about the main events and put the sentences in the correct order.
         1)Frederick WilliamⅠgave the Amber Room to_____________as a gift.
         2)________ gave Frederick WilliamⅠhis best soldiers.
         3)The Amber Room was made for 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 removed art objects from the Amber Room.
         5)More details were added to the room's design.
         6)The Amber Room was taken apart (拆除)and moved away by _________.
         7)A New Amber Room was built.
         8)_____________moved the Amber Room to the palace outside St Petersburg.
         【设计意图】在细节阅读阶段,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具体信息,对琥珀屋的来历、设计过程、其几经易主的过程、在二战中的神秘失踪及后来的重建的传奇历史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通过填空和排序让学生学会根据时间信息、人物等关键词快速确定主要信息,掌握具体的信息细节,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Task 3 Read for language.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the passage and write down the Chinese meanings.
         (be designed for;be decorated with;belong to;serve as;in search of;be worth doing;This was/ is a time when...;There is no doubt that...)
         【设计意图】教师呈现文本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中文意思以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语篇是有效学习语言知识的好方法。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语言学习,掌握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为接下来的语言输出训练做好语言材料铺垫。
         3.文本重构——读后信息整合
         这一阶段是由输入为主的活动向输出为主的活动过渡、整合阶段(葛炳芳,2015)。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了解的文本内容、结构、人物关系和历史事件完成思维导图,并能根据思维导图简要复述琥珀屋的神奇历史,并且要求学生尽量用上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设计意图】借用思维导图能更好的理清文章脉络,让学生更直观、更简要地重温文本内容,还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复述练习则让学生将新学到的知识、内容经过自己的思维分析,口头表述出来,一是检测学生的在前面输入教学环节吸收内化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和写都是语言输出的体现,复述练习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做好准备。
         4.文本创构——读后写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文本创构阶段是全方位关注文本内容、思维和语言的高度综合的过程(葛炳芳,2015),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这一阶段,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及本单元话题“Cultural Relics”,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模仿琥珀屋的介绍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我国一处文化遗产——圆明园,其写作内容涵盖圆明园的外观、用途、历史事件等,为了降低写作难度,并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教师提供了相关的辅助信息。见表2:
         圆明园

Location      (be located in)

北京

Decorations    (be decorated with)

名花奇树

The length of time taken to complete (It took sb ...to do)

150多年

Function       (serve as)

清帝避暑,处理事务

History event   (be at war with;that was a time when...)

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烧毁

Present situation(现状)(be worth doing)

废墟,人们对是否重建颐和园态度不一


         表2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书面表达仿写作文,由阅读转为写作,由输入过程向输出过程转变。学生结合所学的文本内容,语篇结构,运用词汇、句型介绍圆明园,是真实运用目标语言对文本内容的创造性仿写,真正体现学生学以致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四构”分析,从课前导入获得认知激活,到读中理解获取文本信息、语言知识,到读后整合进行故事复述,再到读后写作的创造性仿写,极好地展现了英语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四个环节的设计也证实运用综合视野理论的文本“四构”模式处理读写结合教学,可操作性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文本“四构”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适合高中英语课堂。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以读促写”,在阅读输入的基础上,积累相关知识,并在写作输出中得到运用。在这种课堂上,写作难度降低,学生能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巩固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力求做到读写结合,充分利用文本“四构”,以读促写,读中悟写,以写带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葛炳芳.2015.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姚旭辉,周萍,陈缨,沈琴芳,万顷.2014.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整合:铺垫与输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4]谢温柔,朱嫣然.2016.综合视野下英语阅读课的“四构”文本处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5 A Trip on“The True North”为例[J].英语教师,(13):88-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