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银海区三合口民族学校,广西 北海 536015)
摘要:少年强,祖国才一定能强,少年有好的未来,则祖国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为中国的发展培养懂法、知法、守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就要为其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为其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法治理念基础。本文以人教版政治教材为基础,结合九年级政治教学中的实际教学案例展开论述,开展对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探讨。理论结合教学实际,以期能为学生良好法治观念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治精神;理念培养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是对外界好奇心最重的时候,此时在政治教学中增加有关法治意识和精神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初中政治老师,在政治教学中有计划的、合理的向学生渗透法治理念和精神,让学生在接受基本政治教育的同时掌握法律内涵、提高法治观念,为初中生将来更好的成长为遵纪守法、热爱国家的公民奠定基础。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行业和社会各方面都对人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在初中政治教学阶段尤为明显,尤其是在低龄犯罪现象危害严重的状况下,更是需要进一步普及法律,提高初中生法治素养。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在进行改变。政治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整体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精神状态变化,对初中学生政治课程中增加法治精神的培养有了新的指示和要求。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初中生的法律意识
初中生处于整体上弱势的一个发展时期,需要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指引,老师要在教学中做学生指路的灯塔,提高初中生的法律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在象牙塔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都相对简单,没有太多的尔虞我诈和算计勾结,大都比较单纯。但是,学生的合法权利遭受侵害不知道是侵权,更不知道如何维权,通过初中政治教学课程中开设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的普及,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在遭遇侵权时第一时间去寻求帮助,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二)降低低龄犯罪率
从十二岁男童杀母案,到东北一学生强奸并杀害小女孩案,低龄犯罪率提升,犯罪事件曝光引发全社会讨论,同时也将众人的目光放在了对儿童的法治教育上和法律法规修改上。初中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又处于叛逆期,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愤怒,导致打架事情频发。中学生会出现这种行为除了同自身个性有关之外,还同他们法律意识过于淡薄有关。法治意识淡薄,对生命漠视,周围的一点小事都能引发内心深处的躁动,对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增加法律法规的相关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其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做情绪的主人,利用法律底线约束自我,降低低龄犯罪率。
三、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法律法规写进政治教材,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和精神
将法治教育融入政治教材中,经过政治课堂的教学工作来提高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精神。法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政治教材中有关法治的部分要根据初中生教育需求和法律更新状况及时的进行更新。政治教师很少具有法律专业背景,且法律是一个枯燥晦涩难懂的学科,政治老师在进行有关法治部分的教学时也需要提前进行大量资料的阅读和准备。在组织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地导入法律法规,让学生对法律法规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要对学生的法治意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为学生将来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奠定法治基础。
以人教版教材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民主与法治”这一章节为例,政治老师在进行此单元的教学时,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民主”与“法治”分开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民主国家这一概念的教学,展示我们所生活的国度安定、自由、团结,在民主的国家里我们就要主动的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十八岁后,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名誉权和荣誉权,以及我们的姓名权。在法治国家里,我们享受权利就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比如,我们要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去学校读书,这些都是我们的义务。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加学生对法律的了解。
(二)法律教育、政治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
法律是一个枯燥且晦涩的学科,之前只在大学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其精确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政治老师在教学中抽出时间和精力对法律知识进行梳理和概括,将晦涩的知识转化成生活化的语言去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理解的内容去进行精准背诵和记忆,掌握法律知识。将法律教育、政治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讲解法律,增加政治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法律知识,为学生将来的专业确定和法治知识积累提供好的教学基础。
以教学中的事例为例,在开展“法治”这一部分讲解时,老师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跟爸爸姓就跟妈妈姓,或是跟我们直系的亲属如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姓嘛”,与自身相关的部分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此时老师可以引申出部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的部分发条展开讲解,从简到难,逐步深入。在讲解有关未成年人犯罪这一块要注重进行讲解,播放事实案件,提高初中学生对法律的认知,提高法治意识。
四、结语
法治意识的认知和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他不仅能够在日常中规范学生行为,还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精神保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做一个有认知、有水平、有底线、有原则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荣茜.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6.
[2]李晓春.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9(3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