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作者:黄悦梅
[导读] 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还有许多不良习惯。而要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光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家庭的配合、学校的严格训练及社会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方能完成。家庭教育是先决条件,是前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学校的训练重点,社会力量也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广西桂平市大湾镇安担小学,537218)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还有许多不良习惯。而要加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光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依靠家庭的配合、学校的严格训练及社会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方能完成。家庭教育是先决条件,是前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学校的训练重点,社会力量也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加强

 
          【创新观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重点是学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我们知道,学校是文明的摇篮,表明学校文明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校园、教室的整洁干净。可是我们刚刚粉刷的教学楼楼道墙壁上总有许多手印、墨迹、图画、语句、鞋印等等;新安装的篮球架没几天就被弄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小小年纪就有盗窃行为,这些无疑是儿童缺少养成教育所致。因此,要加强最基本的文明礼貌、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提高思想品德素质,从小学生抓起,这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教育。”我们学校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进他们的养成教育。我觉得我们的教育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怎样抓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育。
          一、养成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加强孩子的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从家庭教育抓起。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同的家境可以培养出不同的学生。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是主导,家庭更是主场。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每个学年度都要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家长积极宣传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提出家校配合的要求,印制分发《家长联系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践评价表》,通过家长学校,密切配合养成教育的实施。为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学校常开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讲座,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家长应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不仅要重视他们的学业,更要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行为。家长要坚决拒绝买“六合彩”彩票、打麻将赌博、手机“低头族”等行为,以身作则,树好榜样。要知道一个天资再好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品行,就如工厂产出的次品,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因此,我们要引起家长高度的重视,配合学校共同为培养孩子崇高理想和树立正确人生观而努力奋斗。这是小学生养成教育成功与否重要前提。
          二、养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学会做人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做人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做一个爱国、爱校、爱班级的人;二是要做一个既自尊,又尊重别人的人;三是要学做一个知礼、遵规的人,知道“礼”是修养的表现;四是要做一个会反省、改过的人;五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诚信是人的修养境界、道德准则,更是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所以,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懂求知,会礼仪,能共处,会做人。

    
          (二).要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法国学者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习惯就像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为。懒惰的习惯导致失败,勤劳的习惯造就成功。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我认为应从文明礼貌、学习生活、人身安全等几个方面培养。
          第一,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貌是传承文明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国人的传统美德。教育要发展,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因为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可是我们发现与学校美好形象格格不入的现象:如校园垃圾满地,墙体乱涂乱画,花圃七零八落等等。要知道,优美的环境要靠每个同学的努力,让孩子懂得爱护公物、珍惜美景,共同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只要孩子们心中装着别人,文明行为、语言,做个文明的小天使。我想离“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目标又近一步。
          第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学校的学习中,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呢?一是上课认真听讲,二是独立完成作业,三是课前预习,四是课后复习。这四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能决定学习好坏。为何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环节,能知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持之以恒!而课上要专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做好课堂笔记等,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除了这四种习惯,我们还应该有“不耻下问”和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善于提出问题,是自学能力强的标志之一。 我们不求一下子提高多少,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良好学习习惯就会水到渠成。
          第三,培养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事丢三落四,生活铺张浪费,攀比思想严重。因此,对学生加强艰苦朴素教育,有利于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及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艰苦朴素教育,不需讲大道理,只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如自己学做饭、洗澡、洗衣服等,然后开展“我最行”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登台表演自己掌握的生活本领,并由学生自己来评出最佳能手;教育学生不乱花钱,把零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利用社会各方积极力量,共同监督管理。
          现在的社会鱼龙混杂,赌博成风。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受到三位一体的监督,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应当联合当地政府、村(居)委会,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共同组织“关爱孩子,告别陋习”的宣传活动,通过广播、张贴标语和倡议书等,大力宣传孩子的环境与成长的知识。组织各种传媒队深入村、屯、学校,播放道德法制教育片,让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彻底觉醒过来,沉思自己的沉迷与后代成长的厉害关系,从而达到人人自觉拒绝陋习的目的,酿造一个高尚的社会风气。号召人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担负起监督指导孩子的应有责任,随时随地都可以监督防止其不良行为的发生,久而久之,孩子的良好习惯自然形成,也就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以上几点肤浅之见,不知能否给各位同仁带来帮助,不妥之处,敬请指出。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增添微薄之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