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成学校,741020)
(注: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教学研究室微课题
《“顽生”在政史地学科中的优势及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MJ[2019]LX93)
摘要:“顽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要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真正关心帮助他们,只要功夫深,“顽生”的转化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在这段路上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理解和关爱而已。
关键词:“顽生”;政史地;转化;有效验证
学困生的存在是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各学校各科都存在学困生,但学困生中的“顽生”(指学校中调皮捣蛋、任性娇惯、习惯较差的学生,是大多数老师平时最烦恼、最头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不良习惯影响了课堂纪律,损坏了班集体的荣誉,久而久之他们成为老师心里"死结"的个别学生)尤为突出。特别是到了初中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成人意识也逐渐增强,由于家庭缺少关爱,希望从其他的途径获得关注和关心,但当他们的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惹是生非、厌学、抱怨等。给学校管理、各位老师、班主任及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关系着他们自身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也关乎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正常的管理秩序。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面对学科出现的种种“顽生”,我展开了积极的转化措施,并取得了有效验证。
一、我与胡馨初中两年共成长
胡馨,女,13岁,是我2017年至2019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代表。她所在的班级是七年级5班,当时选课代表并不是她学习好,而是因为她调皮捣蛋,特别活跃,脑袋灵活,在学生中有号召力,我认为能管住学生。结果该生学习特别差,考试门门不及格,各位老师感到很头疼的“顽生”。
我的理念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静下来寻找她的优点——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对班级事务热情。我及时表扬她,和她谈心、交流生活上的一些事情,鼓励她学习上多用心。她每次抱作业时都很认真仔细,学习上有了信心,期中考试政治75分。她很努力,开始主动向老师问学习上的问题,为了能省时高效收齐作业,还想办法给作业编号涂色,成为了我得力的助手。尤其是文科方面的学习,她更有了信心,给我说要把自己转化成为中等生。在与她的两年相处中,我也有了不少的收获,在转化学生方面更有了信心。
2.八年级6班刘妮,女,年龄14周岁,学习不主动,书写潦草,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我和她下课通过交流、谈心、关爱她,了解到父母离异让这个孩子自暴自弃,学习上没有信心了。观察到她好静,我让她有空了每天写五个字交给我,把字写好,写字做到“横平竖直”写大,写硬。慢慢地她有了字的骨架,书写一点点规范了,她也认为书写比以前有进步。上课我提问她,她也敢于回答问题了,爱上我的道德与法治课了。作业主动完成,进步了许多,她的妈妈配合关注孩子的成长了,在作业上每次签字,每课作业能及时交给老师,我们都看到了她性格开朗起来了,有了微笑!
二、网络是把双刃剑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这些“顽生”大部分荒废学业与网络有关。
针对他们青春期自律性差,在虚幻的网络中有的学生交友不慎,导致的悲剧也有发生。我结合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网上交友新时空” 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与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尤其针对“顽生”在学习上没兴趣,对网络兴趣浓的特点。我们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网络的利与弊,主要让“顽生”负责去查阅资料,寻找例证。在讨论组中多让他们发言,谈自己的看法。一场一场的这种讨论活动,让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虚幻世界的“顽生”,明确懂得不见网友是对自身的安全保护,理性对待网络游戏。也记住了网上可娱乐聊天,但绝不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三、生命不言放弃
这些“顽生”中,有个别学生还动不动对家长以死相逼。家长会上也是交流最多的话题。而对于初中学生,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不稳定,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事情,心理承受力较弱,动不动把死挂在嘴上,以跳楼自杀来对待自己的生命。针对各班这些“顽生”存在的思想动态,我想不能简单直接地对有类似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以免引起学生的敏感。我借机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9课珍视生命,我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这些文字“生命高于一切”,“身体生命是人生之本”,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是初中生学习生活中的第一要义等。然后结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配套练习第56页中有材料,“河南某市学生投河自尽的案例”,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是自私的表现,是可耻的,是我们七年级学生坚决批判的。学生静静听着,接着我让全班朗读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写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如果自己失去生命,母亲原来会如此悲痛!意识到如果自己失去生命活着的人会如此痛苦。学生现场有了不小的触动,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不止是属于自己的,必须要珍惜!
四、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欺凌中主要存在于问题学生之中,在这些学生中,如何让它消除在萌芽状态,不让它生根发芽,是德育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工作。针对近期周边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德育处让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开展问题学生转化。尤其是身处青春期的“顽生”,易冲动,易过激。我循循善诱,举例为证,看视频,组织辩论会,让学生认识到欺凌发生的严重后果,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学生引以为戒,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中学生,尤其防止“顽生”在这个方面易发此类事。在课堂上以案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讲明白说清楚,对学生有了正确的指引,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理性认识,才会更坚定今后的人生方向。
通过长达几年的“顽生”转化工作,我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转化“顽生”工作中,不仅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入心入脑的课程教育,还注重关爱学生思想上的方方面面,以崇高的理想和朴实的作风,和学生在一起共学习,共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初中学习生活中闪耀自己的光芒。每当某个学生通过教研组老师共同的帮助发生的改变,我们就会感到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学生自己也在变化的过程中重新找到了自信和生活的乐趣。老师们也收获了很多,也深知“顽生”每届都有,“顽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走进他们,真心关心帮助他们,只要功夫深,“顽生”的转化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在这段路上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理解和关爱而已。
参考文献
[1]曹静静《从初中学困生的转化谈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J]。青年科学,2010.
[2]陈智.浅谈如何让学困生重树信心.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年 第10期
[3]徐芝梅.学困生转化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 第6期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