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作者:李星明
[导读] 学科素养乃学科课程之基石。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定位为五大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而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研究者特别是站在高考“一线”的老师们各自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并提供了不少有思想的建议。本文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及相关经验,就五个方面的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识陋见,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四川 眉山 620860)
摘要:学科素养乃学科课程之基石。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定位为五大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而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研究者特别是站在高考“一线”的老师们各自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并提供了不少有思想的建议。本文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及相关经验,就五个方面的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浅识陋见,敬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一、时空观念
          历史学习和研究涉及五个要素“5W”:when/where/who/what/why,而时间(when)和空间(where)是历史学习的基础。`
 
          如果将人类历史比喻为一场“戏剧”,那么人类是主角,人类活动中所产生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思想等等各个方面人类过去的一切文化活动则为演出的内容,而时间和空间则是“舞台”。没有“舞台”,自然也就没有“表演”的空间,没有“舞台”的“话剧”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在地理学上用三个维度来将世界上的某一个点使之精确化,即精度、纬度、海拔高度,同样在历史课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寻找到将某个事件“精确化”的维度,这就是: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历史的经纬线”。从哲学上讲,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前因后果,时空界定的明确有助于知识线索的理解,避免多个历史事件前后时间的“撞车”和“误判”,有助于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或者原因时我们能自觉地去往该时间之前的事件里去寻求答案而不是去往该时间以后的事件中去寻求答案。
          正确的时空观念扩展我们的思维,加强同其他学科特别是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我们在学习秦汉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地理的角度看,秦汉王朝为什么都要同匈奴争夺河套地区?从地理的角度思考,匈奴为什么不选择北迁、东迁而选择西迁?在讲抗日战争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中国古代史,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重庆为“陪都”以四川为抗战的“大后方”的有利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将大致同一时期的中外地理空间相对比,有利于形成“反差意识”,加深对历史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将中国古代基于大河平原之上形成的农业文明而产生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建立在海洋文明之上产生的民主政治相对比,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差异,领略到世界政治文明“因地制宜”的多样性。
          将历史和地理空间相结合,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上人类的居住行为、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人群迁徙的路径(如藏彝走廊)、文明交往的路线(如四条丝绸之路)等,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战乱分裂时期,少数民族纷纷进入内地还应考虑到空间差异所造成的气候因素的原因等。
          学习历史要坚持“八字方针”即“图文结合,图文转换”要注意利用好《历史地图册》。历史地图有助于我们将历史事件放到“当时当地”的背景中去理解,有助于将空洞抽象的文字表述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地图册》同历史教材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历史学习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
          二、史料实证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高中历史学习的要求。历史学是一门重证据的学科,据有丰富、详实、客观真实的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前提。
          随着考古事业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史料的范畴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将地下考古出土之文物同传世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有利于对历史实证的“人证(历史文献)”和“物证(文物)”的统一、纠偏、补阙,丰富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20世纪以来的新史学理论以及新的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如甲骨文、敦煌学、书信、账簿、家谱、契约、风俗书、口诉历史、汉简、笔记、文学作品、传说、档案以及新的技术如大数据等,大大丰富了史料的来源,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史料选择机会,我们可以有所选择地选择易于被师生共同接受、新颖有趣的历史史料。
          对史料首先我们要加以选择、筛选。从众多相关史料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选取那些易于为师生接受、同教材及知识点相关度高、新颖有趣的史料。
          对史料的解读,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即从多个角度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释读,如对于鸦片战争我们可以从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对史料解读的“发散思维”主要侧重于事件发生背景或原因、事件的影响、作用、意义、评价等角度。
          对史料的实证,我们要注重“比较法”,即选取同一历史事件对不同阶级、国家、民族、地域、时代的人们的不同影响或者不同阶级、国家、民族、地域、时代的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如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在教学时可以在“(强烈的)反差”中从从美洲土著人、欧洲人等群体对其的评价来分别分析对他们的不同影响。
          对史料的实证,有时需要联系正与反、成功与失败、古与今、中与外的联系。对一些历史事件要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结论。同时还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历史的横向联系可以推动、加速或者延缓、消亡另外一个国家、民族、地域的纵向发展,历史的纵向联系一般地加速人类的横向联系。
          三、历史解释
          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一般性的史实性知识(时间、变化、原因、移情、记录和证据),更要注重形成史实性知识的学科层次结构的把握。
          文史哲不分家。对历史的解释,需要在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整体与部分的观点、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观点等进行释读。哲学是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灵魂,是关于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方法论的知识,从哲学的观点来“俯视”其他学科能够获得一种“上帝视角”,使我们观察问题能够更加宏观和科学。比如我们可以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角度来分析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的原因,还可以分析为什么“四川人炒股票把清朝灭了”等等。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有个性、有思想的鲜活个体,在进行历史解释时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查找搜集资料、制作历史模型、参与历史讨论、拜访历史当事人、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联系已有旧知和生活经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更直观、更深层次的、更有感染力的对历史的体验和感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知能力、合作意识以及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得到对历史更深刻的解读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新材料、新情境,在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下,将历史学与考古学、文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探讨历史人类活动与这些文化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利用“历史大数据”对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以对历史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做到“论从数(据)出”,并获得对历史的新认识。
          依据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学科素养主要侧重于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学生对学科的投入程度或兴趣性、学生学科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中要创设新情境对知识进行多元解释,关注对史料的发现、理解和重建,注重学生对史料的表达、评价及建构历史知识,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不强调知识与历史学家的研究是否一致。
          四、家国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乃历史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家国情怀是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一。国即是家,家即是国,国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国,家国一体。从哲学上讲,国、家、个人都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因此,在历史教学时我们可以进行三者之间的适当渗透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历史教学是进行家国教育的重要途径。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以资进行家国教育。特别是近、现代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家及家庭、个人命运的天地迥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讲解并配以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恰当的肢体语言,学生容易获得这样的感受:国贫则家弱,家弱则难以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一个人走出国门,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域、民族的人们如何对待你不仅取决于个人更取决于我们身后的祖国是否强大!学生在领略的过程中会痛感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以及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自信的自豪感,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中学生更易理解国家之对于家庭、个人的重要作用,也自觉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将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相统一的意识。
          五、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提出了社会存在先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作用等。
          这些观点的提出都是基于大量的历史事实总结、高度提炼概括出来的,因此,历史教学是培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在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条件下,将史论和史据相结合,将唯物史观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学生领悟到学习唯物史观对人生的重大价值并促使思维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进行原始社会的教学时,通过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由“母权”社会转向“父权”,学生可感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且教师还可就此进行人格教育:人格的尊严和独立来自于自立自强以达到经济的独立,要摆脱依赖思想。
参考文献
[1]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
[2]王德民:《中美历史教学的学科素养关注点差异分析与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8月。
[3]石继光:《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培养研究》,2017硕士学位论文。
[4]赵亚夫:《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2月。
[5]孙新红:《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的培养—以岳麓版教材中国史部分为例》,2017硕士学位论文。
[6]陶佳薇:《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为例》,2017硕士学位论文。
[7]李小峰:《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述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11月.

作者简介:李星明(1988—),男,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巴蜀文化、历史地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