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附中雄安校区,河北 雄安新区 071700)
在新的时期,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部编版语文教材当中增加了大量的诗词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新诗,都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学修养,但它却一直是学生的弱点,也是教师的一个盲点。本文就诗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感叹:“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他告诉我们:“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学生恰恰正是不爱读诗歌,更不懂怎么学诗歌。甚至不少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几乎是零,这就给诗歌教学带来了难度。
由于本身阅读面窄,对诗歌又知之甚少,学生学习诗歌不知如何入手,只是按传统的学习方法听、记所谓的中心思想、主旨感情,被动地接受,导致学习的结果是只知其,不知其二,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教师唱独角戏,上课自然缺少激情,效果可想而知。将诗歌的主旨接说出让学生记录,教无教趣,学无学趣,这种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学生又能有多少收获呢?显然,这一状况必须改变。为此,我具体分析了学生之所以对诗歌学习提不起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时间,二是没兴趣。为此,我们一要让学生明确语文课外阅读是一种长期投资,纠正他们轻视诗歌阅读的错误思想,充分引起学生对诗歌阅读的重视。二要把学生引导到诗歌上去。
在明确了诗歌的重要性之后,要真正领学生进入诗歌殿堂之门。那么,怎样才能引发他们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呢?这就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一、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语言的艺术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某些诗歌之所以传颂不衰就是能够引起人们心里的共鸣,无论是含蓄的还是奔放的,无论是豪迈的还是忧愁的。所以,有感情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朗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试图与作者对话、触摸作者心灵的过程,尤其是对抒情性极强的诗歌来说。试问那“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壮志豪情,那“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惨烈,那“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幽怨……不去一遍遍地朗读怎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情感?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二、加强实践,形成学生诗歌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德国19世纪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要引起学生读诗的兴趣,首先得让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使他们觉得诗歌并不是那么难懂。其次再一步步深化。诗歌的第一要素是情感。诗歌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擅长抒情的,它往往借助于情感的抒发去感染人,给人以美感。再次我们要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因此,一开始讲诗不能一步登天,把学生吓倒。应找一些学生易懂的、富有哲理的或是感情真挚明了或是贴近学生思想的作品,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探究活动。
比如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又是它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三、转变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日益更新,传统教学方式更在逐步退出“三尺讲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新教材的出现,使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可以使沉闷的语文课堂变得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气氛也更加浓厚,学习活动不再是在一个设计好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过程。教师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实现知识地迁移与运用。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进行高效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做到多媒体技术与优化教学的完整统一,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地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扩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教学中我发现,尽管新的语文教材文学性强了,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文学方面的需求,教师不妨安排阅读欣赏课,语文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带到大自然,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大自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目前的学生知识面日益丰富,他们能够脱离旧思想的束缚,在一个相对宽泛的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把朗读、默读、快速阅读、思考、讨论引进课堂,在不断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通过学生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说。通过各种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讨论会等,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写,通过作文、日记和读书感想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多听。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网上浏览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多读。除报纸、杂志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诗歌集。
至今语文教材已经历了几次改革,从原来的重在语文知识的传播与学习发展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其中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选入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诗歌。这是旧教材中所没有的,这使得新教材的文学品位更高了,也更能体现出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国家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养发挥奠基作用。
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诗词的教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其日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应该转变自己的一些较为功利性的做法,在进行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向学生讲述诗词背后所包含的知识细节与文化内涵,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认识,,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