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作者:宋艳平
[导读] 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改变了数学学科一贯枯燥无味的特点,而且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摘要:  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改变了数学学科一贯枯燥无味的特点,而且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数学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教学环境    乐趣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工作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难怪学生学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形态为:“粉笔+黑板+教科书”,这种落后的教学形式已远 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
的积极性。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而信息技术正好能弥补了这一点,他能挖掘教材潜力,创设贴进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切智慧的起源。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中,学习才能有效的进行。因此,教学过程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讲解《圆的认识》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演示,先让学生看到画面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接着将它们的轮子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俯后仰……最后画面又把轮子换成椭圆的,同学们看完后都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它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理解了圆的定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助于化静为动、突出重点、 攻破难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一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学生对旋转的性质难以理解,我就采用信息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课件,两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旋转的全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研究《=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时,用到抛物线的平移,利用多媒体把整个的移动过程演示出来,学生便豁然开朗,难点就轻松被突破了。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最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 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助于让枯燥的练习课活起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搭建一个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探索、自学、发现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在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同时,要关注接受性学习的改善和创新。同时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去开发、去研究的话,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2、张定强、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8。

作者简介:宋艳平,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中心学校,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从事初中数学教学二十余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