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促进施工管理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得以有效进行。但在实际施工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依然面临诸多困难,而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文章将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出发,论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并就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必要性;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其工程管理模式随着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产生了变革,在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环境中,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也逐渐趋于信息化,通过借助网络结构与计算机工具展开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取得一定管理优势,但也不可否认当前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因此还需要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优化,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性。
1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
信息化管理工作是适应当前信息化网络社会的一种新的工作形式,在水利工程这类涉及范围广泛、信息数据多、工程建设项目要求高的工程项目中,借助于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信息数据与资源的共享。首先,在水利工程项目中,通过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为制定科学的决策提供真实数据,包括对水利工程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类与加工、总结等工作内容,也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高效的整理信息,实现对工程项目阶段性目标的跟进与调整等。信息化管理作用于水利工程中为决策提供依据,也很好的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效性与科学性,是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效果的提升。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分析
2.1复杂性程度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现场管理工作复杂性程度较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现场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状态。不论是建设施工还是施工现场管理,都有时间与空间错位的问题,有关领域存在重叠交叉,覆盖范围广泛,工作量庞大等问题。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考虑层次涉及与领域广泛,导致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处于复杂混乱的状态。
2.2连续性不足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表现为占地面积广、施工时间长,导致施工建设时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都比较大。如此一来,在不同的工程施工时间与阶段,将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比如说,在三峡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夏冬两季施工就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就要结合各阶段的特性,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并注意加强各工种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施工人员数量大,流动性较强,如若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事故,因此,这就需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合理的安全、费用、技术等多项控制管理目标,并不断提升现场管理工作水平。
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不健全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应综合性的对水利工程的全部工作内容进行协调与管理,这样才能够形成较好的管理效果,提高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性。但受到水利工程项目内容广、施工工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等影响,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扩大,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协调多种施工问题,这对于当前在水利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模式而言形成了较大的压力。部分信息化管理系统由于功能不健全,难以适应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需求,这都造成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效率的低下,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结构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限制。
3.2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当前是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管理人才上的数量还是较多的,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一个新的理念,目前既能够具备水利工程相关专业能力又能够具备信息化管理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缺少人才,加之工程部门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力度上不足,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难以形成较好的实际效果。
4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1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农田水利灌溉任务不断加重,进入信息化时代后,通过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促进灌溉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实现农田水利施工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比如说,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确保农田水利灌溉实现智能化监控,利用传感器设备对水利灌溉现状进行反馈,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源缺水,监控系统就能有效控制灌溉系统,打开放水阀,及时遏制住缺水问题。
4.2水利工程管理理念的更新
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也很好的适应了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与需求,这很好的提高了水利工程管理效率。因此在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中,需要进行理念的更新,以信息化管理理念的融合能够较好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这需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与相关主体能够形成观念意识的统一,在管理模式上重视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入,积极提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与掌握。这样才能够在水利工程管理结构中进行创新,得到新的发展优势。
4.3健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性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功能性上的健全是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全面性的主要方式,这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项目背景、合同内容与实际工程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功能性的扩充与完善,才能够更加适应于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需求,提高管理有效性。如福建省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部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中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增加了信息监测系统,针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水文条件等进行信息化监测。这作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也较好的提高了工程实际效果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4.4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技术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施工过程的快捷与高效。比如说,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合理预测和估计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获取有关参数,并加强对这些数值的分析,以便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予以解决,还要加强施工方案优化,保证施工方案更加科学高效。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还要合理制定应对方案,这样一旦面对突发情况,施工单位也能及时响应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减轻技术人员的计算工作量,也能提高计算水平与速度,以便腾出更多时间加强对水利工程技术的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现代化发展水利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支撑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极大的提升了管理水平,保障了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苏琴,解建仓,马斌,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01).
[2]蔡萌,丰景春,薛松.基于扎根理论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工程管理学报,2015(04).
[3]王建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J].中国水利,2005(16):45-47.
[4]丰景春,高佳旭.基于AHP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项目模糊综合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