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人才聚集”背景下图书馆创新人才服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作者:王丹阳
[导读] 智慧图书馆、大数据管理、学科服务,特别是新一代图书馆系统等热门话题
        摘要:智慧图书馆、大数据管理、学科服务,特别是新一代图书馆系统等热门话题。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把服务、资源、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以中央知识库为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纸电一体、数据融合、主动服务,全时空、全终端的智慧服务体系。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题是开放与合作,人与人之间合作、馆与馆之间的合作,区域联盟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学界、业界、图书馆界三界融合,将创造新兴的智慧图书馆生态圈。而在雄安新区人次背景下,人才服务作为图书馆的核心部分,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雄安新区  图书馆  创新人才  研究
1图书馆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活动大体上可分为科技创新活动和制度创新活动。依此,图书馆创新人才首要的条件是有健康的品格、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战略思维与科研综合分析能力
        图书馆创新人才不是等着别人来叫他们如何做,而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他们了解组织目标及其工作目标,并致力于目标的实现,熟悉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源,善于把握新动态,明确学术研究方向,有较高的思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分析和专门研究,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则,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提供专题目录、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等二、
        三次文献信息服务,或直接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1.2 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普遍存在于知识型组织中,图书馆创新人才强调团队的智商高于个人的智商,他们从团队中、从共享中学习。图书馆创新人才还特别强调团队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对项目和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在探索中互相支持与启发,做到个人、团队以及组织目标相统一。
1.3 知识责任感和持续的学习能力与自我激励能力
        图书馆创新人才知道谁需要他们的知识,他们应向谁负责。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知识对于他们所担负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建立起对识别、保持和拓展自身知识以及更新和共享文献资源的责任感。也就是说,图书馆创新人才不仅具有而且应该具备当前的最新知识,并愿意通过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进行自我评估,具有自我发展的热情和自我激励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人才也会因骄傲自满失去智力优势。
1.4 专业智能素质及创造能力
        智能素质是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代社会信息文献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既精通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掌握其他科学技术的多面手。这标志着图书馆员应是复合型创新人才,精通文献信息的内容,包括评价与过滤文献信息的能力及相应的专业学科知识,能够评估文献信息使用的结果,开展文献信息管理研究。
1.6 计算机与网络运用能力
        图书馆创新人才应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善于挖掘整理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是读者的信息向导,并能够指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操作计算机及使用网络等。
2 建立创新人才管理的三个机制
2.1 围绕引进人,用活人,完善竞争机制
        一是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制度。目前,许多城市的机构编制部门仅对编制总额进行控制,图书馆应以核定的编制额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确定岗位责任和任职条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图书馆凡出现空缺岗位,除涉密岗位确实需要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人才的之外,都要施行公开招聘,坚持重业绩、重能
力的原则,按岗选人、竞聘上岗。
        二是实行考核淘汰制度。传统图书馆的考核制度,大多是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很少从个人的能力与工作创新方面进行考核。逐步完善符合图书馆特点的岗位管理与考核制度,从学习创新的角度入手,建立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制定考核标准,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为调整人员岗位、确定人员待遇和决定人员去留提供准确的依据,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三是规范解聘、辞聘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大力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完善图书馆辞职辞退以及未聘用人员的安置分流制度,在社会保障体制下,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人才能合理流动,提高人才的社会利用率。
        四是加强人才市场网络建设。图书馆要加强自身人才市场的网络建设,建立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各种人才市场网络,包括高级经理人才市场、工程技术人才市场等。当然,图书馆建立人才市场网络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可先在重点读者库的基础上建立与国内外联网的人才信息网络,随之建立创新人才信息库,使人才市场逐步由集市型向信息网络
型转变。遵循人才“柔性流动”规律,树立引商就是招“才”的观念,通过人才租赁、项目责任制、专利驱动等形式,引进人才。
2.2 围绕选准人,选好人,建立选任机制
        一是党政干部类创新人才方面。建立图书馆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和考察工作责任制,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完善职工评议、民主推荐等途径,采取招标聘任、推选聘任等多种任用形式。

推行稽查特派员制度,建立业绩考核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加强领导任期责任审计,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二是专业技术类创新人才方面。改进和完善图书馆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在职称评聘中,突出创新意识,变重学历、资历调整为既看学历更重实绩、能力和成果取向,实行评聘个人自主申报,社会量化评审,单位自主聘任。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可以破格晋升相应职称。强化聘后管理,可把任期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续聘、升降、解
聘及工资调整的主要依据。同等条件下,博士、硕士及“人才工程”入选人员以及图书馆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可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形成优秀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三是经营管理类创新人才方面。引入市场机制选拔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市场化运作,培育图书馆经营管理类创新人才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化配置程度,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益问题,试行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制和市场准入制,根据业绩(效益)实行动态管理,逐步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选拔步入社会化场化的轨道。
2.3 围绕留住人,用好人,建立激励机制
        科学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人才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信息意识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目标激励、竞争与评比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关怀及榜样激励等,但就其内容说,可归纳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图书馆要坚持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提高激励的综合效益。精神激励是理想目标所产生的内在精神动力。给有创新成果的人才以适当的荣誉,使之受到人们的尊敬。通过兴趣激励来激发工作热情;通过尊重信任激励来发挥聪明才智;通过榜样激励让大家有一个学习的目标。
图书馆管理层在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要建立一套分配与奖惩制度。按创新成果的价值与物质利益挂钩,对创新人才进行物质激励。建立图书馆界多层次的人才奖励体系。设立图书馆“突出贡献人才奖”奖项,对为图书馆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创新人才实行重奖,此项奖励可每两年评选一次
3 创新人才管理应具有前瞻性
        图书馆管理层对该馆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时间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明晰的规划,清楚地知道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中的定位。现在所做的如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引进、岗位的设定、创新人才培养等工作都应该立足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1 建立权威、高效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要成立中国图书馆国家级创新人才资源建设的领导机构,设立图书馆创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宏观规划、政策指导、综合协调、督办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分级分类的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将人才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认真了解各级各类图书馆界创新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把对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形成上下结合、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合力。尽快制定《全国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加强我国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图书馆人才服务组织及其功能,把人才的社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3.2 优化图书馆人才环境
        要营造有利于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舆论氛围。经常将国内外最新信息提供给创新人才,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研讨图书馆引进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在找准图书馆人才竞争方位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开发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人才开发项目预测研究,制定符合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创新人才优惠政策,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图书馆应提供相应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优厚待遇等。

4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1 建立图书馆团队精神
        图书馆人本管理是以培养馆员的能力和激发馆员的潜能为着眼点,管理者要把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团队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打破图书馆传统工作中的条条框框,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思考。如文献信息的流通和利用可以反馈读者的需求,可以指导文献的收集,调整文献的采访策略和范围。文献的分类标引等加工整理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及效果。图书馆培养有凝聚力的团队意识,是拉动图书馆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
4.2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4.2.1 学习是最大的福利,是对馆员的最高奖励。树立培训是最大福利的观念,对员工的最高奖励是提供一次免费的        外出学习机会。图书馆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理所当然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按照中央下发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设立人才资源专项经费,有计划地选送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深造或到国外培训,进一步提高优秀中青年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学习是一项回报颇丰的投入,馆员素质的提高无疑会带动起整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
        4.2.2 人力资源的梯次培养与开发。图书馆传统的人事制度过分强调学历和资历,事实上个人素质、能力与学历和资历并不呈简单的正比关系,对学历和资历的过分依赖只会简化图书馆人事的管理。坚持能力本位制和资历本位制相结合,坚持分工与梯次基本吻合,建立符合人才特点的创新培养机制。
结束语: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图书馆充分利用当代高新技术成果,不断开发图书馆的最新功能,优化文献资源结构,汇聚特色优质文献资源,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开展知识服务、数据服务、学术交流服务、决策支持服务、数据驱动决策,加强智库建设,做好图书馆空间规划,发展新一代的信息服务平台等,努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水平先进、服务一流”的研究型、智慧型图书馆。
参 考 文 献
[1]王雨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J].济南职业学报,2019(3):122-124
[2]?傅才武,岳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财政增量投入的约束条件——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8,44(4):19-39.
[3]陈军科,郑时春,苗爱军.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5):123-124.
2019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RS-2019-3198作者简介:王丹阳(1980-),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资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