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创意,有效的支持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作者:丁荣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
        【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界的共识。 增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性与游戏性体验,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学习过程以及对儿童精神与游戏精神的彰显,做到游戏与幼儿发展真正相融,是我们每位幼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案例描述】
        在创意手工活动中,王劲雅小朋友选用了一次性纸盘、蛋壳来进行创作,选用了小图片雪花形状和小熊形状来进行装饰,一会儿她将蛋壳按照圆形状排列在纸盘上,并用雪花和小熊图片进行了有规律的装饰,她满意地点点头后,又取来一个光盘,把光盘放在蛋壳上面用双面胶进行粘贴,可是尝试了几次光盘也没有粘在蛋壳上面,见她双眉紧锁,无奈的摇摇头准备放弃。我观察着想,我该介入了。问道:“雅雅,你做了个什么啊?”雅雅说:“我想做个‘旋转鸡蛋’可是这个顶子怎么也粘不上去。”我竖起大拇指说道:“旋转鸡蛋?真有创意。我们再来粘一下好吗?”于是,我按照她的意思把双面胶先粘在光盘上来固定顶子,很难找到光盘和蛋壳的接触点,多次尝试失败后,雅雅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说道:“老师,我们可以不可以把双面胶先贴在蛋壳上来粘贴呢?”我微笑地点点头:“你可以试一试呀。”按照新的粘法雅雅终于成功了,她高兴地跳了起来。
        【案例分析】??
        1.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任何人都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孩子们也不例外。只是,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方式、思维逻辑。案例中, 雅雅选用鸡蛋、光盘、纸盘充分发挥想象,制作旋转鸡蛋。这是一个孩子创作的世界,以孩子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我们只要给孩子提供材料,孩子就会迸发无限的创意。
        2.倾听孩子的声音。

自由创作的体验是任何其他体验所不能替代的,哪怕是不屑一顾的作品,也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注视形象变化的激动和创造的自豪。”中班的孩子乐于想象和创造,案例中孩子利用废旧材料组合,如果不听听孩子的声音,成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想法,雅雅喜欢玩旋转木马的游戏,她有这这方面的经验和需要,在她的眼里坐在鸡蛋里转一转也是非常快乐的,所以她把鸡蛋壳替代了木马来进行创作。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3.重视孩子自己的活动价值。无论做什么,孩子们在意的是过程中的那份感觉和心情。案例中的雅雅,在完成作品后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他的迫不及待,是她的作品在她努力的过程中做好了。十分得意于自己的想法——“旋转鸡蛋”。 孩子们,无论是游戏的发起者,还是参与者都享受到了自主游戏本身的快乐。??
    【感悟】
        一、静心观察、准确诊断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包括他们的表情。用我们的头脑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分析该行为是否有共性特征,是否有行为动机和需要等。用心去体察孩子的情感态度,欣赏并学习他们的视角、思维、逻辑,分享他们的灵性和率真。孩子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他们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他们的“语言”远比成人生动形象;他们的看法也比成人更有灵性;他们理解事物的本身也更纯粹。“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要做到“怀着崇拜,向孩子学习”,我们的主观推断一定要滞后于孩子的客观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捕捉孩子们的童心、童真,发现他们直观的思维方式、简单的逻辑关系。??
    二、把握时机、有效推进
        指导策略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否。在这次我与孩子的互动中,我肯定了孩子的作品,通过观察了解到问题的所在,当孩子准备放弃时,我适时地介入,先用“有创意”这一词语来鼓励孩子的创新想法,让游戏中的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善解人意。再引导孩子边尝试边观察,找到了光盘粘不上去的原因,改变粘的方法,孩子终于将光盘粘到了蛋壳上,成功地完成了“旋转鸡蛋”这一创意作品。在共创中倾听孩子,在情境中巧妙地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天性得以释放,内在潜力得以激活,最终获得自由而健康的成长。
        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废弃物品,如家里的旧塑料袋、吸管、易拉罐、毛绒线、饮料瓶、小布头、丝袜、旧报纸等等,应有尽有。这些看似没用的废弃物品,其实是很丰富的手工材料,既易找又省钱,还能变废为宝。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利用这些废弃材料开展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如:《螃蟹变变变》、《纸袋联想》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此产生了成就感、满足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