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需要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探究性的学习方法。用探究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科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应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教学
引言:小学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是对学生培养的关键阶段。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减少很多麻烦。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帮助学生探究出好的学习方法和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其对科学知识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展开探究性的学习实践。本文对探究性学习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探讨了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现目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问题
1.1探究性的成效过低
在我国小学的科学探究性学习,其实针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究性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科学普遍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心理,在学校组织的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其实没有全身心的参与进去,与同学、老师互动力度也不够,或者说只是老师在进行单方面的交流,并没有师生之间的共同探讨、共同研究的情况出现,在实践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完全的集中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不少学生关注点反而是在同学之间的事情上,因此也不可能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真正兴趣。
1.2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活泼好动的时候,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无法完全沉浸下来,认真学习,如果教师在课程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于的单一乏味,那么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下降、精神疲劳的现象,学生们也不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更不会与教师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课程联系将变得十分脆弱,无法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有效的输送给学生[1]。
因此,对科任老师的教学要求,还是应该以学生群体为主,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科学学科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教师也不能一味的沿用老套的教学理念来对学生进行教导,必须结合当下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快速的与学生进行建立起联系。除了课本上的图片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帮助,为学生播放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相应的科学设备不足
在小学阶段中,各个学校对科学设备的投入力度、资金其实都是不够的,这就导致可以供学生参考观察、动手操作的科学设备不足,学校主要购置的设备都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有帮助的设备,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仍旧忽视了科学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换言之,也就是将课堂中的主动权更多的交给了教师,而学生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科学探究类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才能够深入理解的一门学科,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够动手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2探究性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问题。从教学的实际结果上看,探究性学习是非常有效的。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课堂节奏跟着教师的想法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是教授学生知识,并没有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探究了解真理。同时,因为小学生的知识有限,需要教师来帮助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因为科学本身的特点,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2]。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深入地对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分析,并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从探究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让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1探究性学习和生活结合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必须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意识,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由于一切科学成果都是根据人们质疑所展开,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融入科学探究环节,首要条件就是加强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鼓励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活,并在生活中不断挖掘科学探究机会与动手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前,可以提前几天组织学生浸泡种子,让学生自主探索浸泡种子所需条件,并体验到耐心等待的过程,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直观认识到种子的内部构造等知识,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实践环节奠定基础。
2.2营造学习情景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小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其学习的动力主要是因为兴趣,而利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科学学习情景,就可以让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心。教师要以小学生的思维和性格特点,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营造情景,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火车,用扮演的方式来还原题目中的信息等。这样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探究问题的答案。
2.3通过验证的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阶段。在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教授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如此可以很好地锻炼小学生的探索能力。教师在选择素材时,要选择和生活贴近的,这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学科应用的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多以引导、鼓励、趣味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投入到科学探究性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孟令红,石新妹. 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60-64.
[2]王长志.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 2017(23):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