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作者:许志锋
[导读] 如今正处于网络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如今正处于网络时代,为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网络媒体为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也能帮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体会中形成深刻感悟,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德育

        前言:小学美术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情况,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在新课改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及时的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创新符合时代发展以及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强化德育教育效果,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美术是小学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绘画、描述以及基本的创作,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鉴赏与空间想象能力。美术教学会通过基本的训练,以学生认知角度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质。美术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内涵,高质量的开展对学生的美术教学[1]。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网络媒体实现对教材内涵的有效挖掘,保证对小学生德育教学的落实。
        例如,在开展对小学生的基本绘画功能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名人的作品,利用对名家作品的解读深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快乐的回忆》的学习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更高效的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本课教材选择了三幅欣赏作品,从古代的《婴戏图》,到近代的《百合与玫瑰》,再到现代的《呼唤》,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现,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几幅作品,使学生体会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体会快乐,从而珍惜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有效的借助于美术教学,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深化。
        在每单元学习后,教师也可以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多媒体等,将作品的出处、寓意以及创作者的品质等为学生呈现,引导学生主动的思考与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教会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与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发展与进步。
二、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只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说教以及指导,无法高效的开展对学生的美术教学。因此,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有效的创新教学手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达成美术教学质量以及德育教育效果的同步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发展。
        教师可以依据美术教学的实际需求,将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制作课件,以直观形象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美术知识,使学生轻松的理解与掌握。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功效[2]。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以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穿插小故事、事例、视频等,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行为习惯。
        在学习《最受尊敬的人》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谈话、讲故事、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不同职业有所了解,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学生在选择自己最尊敬的人时,除了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也可以是自己的亲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故事,也可以给学生播放父母、长辈为孩子无怨无悔付出辛勤劳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亲人的热爱之情。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有效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也可以直接将网络融入到对小学生的美术教学中。如,绘画讲座、学习要求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时,还要对学生的品德、品质、行为等进行教育。依靠课堂开展对学生的有形教育,教育效果极佳,而且由于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部分小学生在回到家中会帮助家长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将自己接受的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
三、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引入课堂,推动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更好的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提供条件[3]。教师要将网络媒体有效利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自我深化。教师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发放给每位学生,使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更有效的接受德育教育。教师也要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渗透其中。教师还要为学生选取具有代表性以及个性化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为学生播放,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德育教育,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结论: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发挥美术教学的功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才可达成对小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还要拓展德育教育空间,深化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有效熏陶与感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32.
[2]傅乔治.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34-35.
[3]陈海龙.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