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合唱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绽放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作者:张明丽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习合唱的关键时期,合唱教学本身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就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习合唱的关键时期,合唱教学本身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就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重视小学生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同时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技巧,探索出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使其达到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深度研究,让合唱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绽放。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策略
        引言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音乐教师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顺应我国的教学改革理念来明确教学的主要任务,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合唱的音乐形式属于综合性的表演活动。想要实现综合教学效果的提升,就需要与参与合唱的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默契关系,能够在合唱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合作、相互映衬。合唱中的成员都有属于个人的声部和旋律,因此,只有保证队员之间的协调性和默契程度,才能呈现出和谐的音乐演唱成效,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合唱来进行实践检验,使演唱歌曲的韵律能够产生共鸣。
1目前小学生在合唱教学中的表现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对音乐初步认识和兴趣养成的关键阶段,随着教育改革,合唱教学也逐渐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合唱比赛和活动也是越来越多,但许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表演能力以及基本功都不够扎实,甚至许多学校是有比赛就训练,没有比赛就把合唱团解散了,仅仅是出于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回避合唱,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训练,但凡要学唱一首合唱歌曲,师生都不知所措,无法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2合唱教学无法获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2.1教师未能充分把握合唱教学宗旨
        合唱对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要求,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准辨别能力,同时还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部,这就增加了课堂教学难度,但是,大部分的教师却未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简单的以为全部学生一起开口唱就可以,殊不知,这完全偏离了合唱教学的初衷,其教学效果也一言难尽。此外,部分学校只有极少数的专业音乐教师,甚至请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旦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经验,学生是很难信服的,久而久之,就偏离了合唱教学的轨道。
        2.2学生合唱热情度不够
        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发现学生对于合唱的热情程度并不高,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形成长时间的专注,再加上小学音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在合唱活动中,所能够投入的精气神也有限,自然所能够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影响。
        2.3合唱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像初、高中的学生那样具有高度的集中力以及自控力,如果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是很难真正打动他们,相反,还可能造成负面情绪,同时这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是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期待,可见,单一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合唱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3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3.1师生关系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助力教学开展,因此,营造趣味性课堂成为了教学设计的主要方向,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手段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索,只有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参加艺术活动,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音乐水平,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融入到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全面提高学生合唱技巧的掌握,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明确音乐教学所具有的感染、教化、情感表现等功效,从而提高其对音乐学习的重视,在实践学习中找到合唱形式的魅力所在,且教师在进行教学作品的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借助先进的声光电设施,展现出震撼的艺术场面,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2发散思维,创新合唱教学方式
        合唱的学习应该是心灵和情感的交融,所以合唱教学应该加强对乐感的培养,每一首歌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感和律动性,特别是小学的歌曲节奏比较鲜明,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比如《愉快的梦》、《牧童》等,在合唱中结合简单的体态律动,让身体小幅度的伸展摇摆,非常利于学生把握整体节奏,提高各个声部的配合度,使得音乐节奏整体更为统一整齐,从而提高了合唱的水准,也让合唱之花在音乐的课堂上绽放;再者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不仅要欣赏一些优秀作品和优秀合唱队伍的表演形式,声音特点,还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才能让自己的合唱有一个完美的情感流露,这种情感流露又能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3.3相互点评,尝试鉴赏
        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学评价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是一种最好的反馈,在合唱活动中若能鼓励学生展开相互点评的活动,则能让学生相互鼓励,并从对方提出的建设性建议中得到启迪,使自己的合唱水平得到提升。在鼓励学生合唱五年级下册《保卫黄河》后,可将学生演唱的内容录制下来,在学生倾听后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展开彼此点评的活动,说说谁唱得好,谁有不足之处。有学生便提出:“我觉得这首歌曲是十分有力度的,在演唱的时候要将自己的情绪融入进去,尝试唱出激情澎湃的感觉。”此时,有其他的学生提出:“我觉得这首作品的情感是变化的,所以虽然要求唱得有力度,但是也不能从一开始就灌输了全部的情感,这样唱出来的内容就会缺乏变化性。”此后,可鼓励学生说说彼此演唱的内容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必要的时候可将某学生的演唱录音找出来,大家一起倾听,分析演唱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并一起探讨怎样改进。有学生便提出:“他唱得过于激动了,有的需要舒缓的地方没有展开,所以让人觉得唱得很急躁。”这便给该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3.4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应该多提供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老师们能接触到更多高程度的合唱教学方法,把所学所想转变为自己的教学手段,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合唱教学水平。对一些小学采用其他老师兼职上音乐课的情况要进行改变,特别是在合唱技巧教学中,专业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专业的教学内容,对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唱是高度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班级合唱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集体演唱时充分感受到合唱的魅力与艺术情感,同时,在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交流,欣赏和感受合唱产生的愉悦体验,教师要在实践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启迪学生去感受音乐作品的丰富表现力,体会歌曲中传递出的内涵情感与文化底蕴,进而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表现。
参考文献
[1]唐含露.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76.
[2]申欢欢.小学合唱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4):158+160.
[3]苏莉.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有效教学分析与研究[J].华夏教师,2018(36):49.
[4]孙彩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22):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