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作者:刘雯雯
[导读] 美术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正确引导,积极向上。让孩子充分发挥身上的潜能,给与发挥的空间
        摘要:美术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正确引导,积极向上。让孩子充分发挥身上的潜能,给与发挥的空间。德育原则,以实现涵养性情、内化品质为目的,以行为习惯为载体,以体验为途径,促使孩子良好素养的形成。要树立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之中。
        关键字:德育的渗透 人生观 价值观
        小学时期是孩子学生阶段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的性格、习惯、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德育的渗透,以实现涵养性情、内化品质为目的,以行为习惯为载体,以体验为途径,促使孩子良好素养的形成。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人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思想上、行为上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正确引导,积极向上。让孩子充分发挥身上的潜能,给与发挥的空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上《太阳和月亮》这课,通过教师出示太阳和月亮图片,以及同学之间的启发、探索、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想象创作。自由的创造了美术的连环画、有的以月亮为原型创造了建筑、有的设计出了家具,这是对培养未来的建筑师、设计师、绘画家将可起到无限量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对未来无边界的创造性的开发树立开疆扩土的信念和创造提供了光明方向。老师可有意地强调这些创作的难度,从而让学生创作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是需要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勤劳塌实还有认真耐心的良好学风为基础。 潜移默化地再教学中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正确引导,积极向上。让孩子充分发挥身上的潜能,给与发挥的空间。在上《方方的物》一课时,我在处理教材时突出:“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的情趣,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两方面的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将德育充分的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感情方面上得到更好的升华。

在美术教学的学校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立德、树人的渗透,做到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意志、在情感的渗透和行为在“润物细无声”当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使学生对方方的物大小、对比了解,然后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心境下完成方方物的绘画。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我在这节课上尝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自己发现,形成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由内而外的深度挖掘美术教育、教学、教材中的有关德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德育、教育在美术课程理念、环节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良好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辨证的思维,有效的处理好德育与美育的深层关系。
        对于学生的性格、习惯、行为能力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德育原则,以实现涵养性情、内化品质为目的,以行为习惯为载体,以体验为途径,促使孩子良好素养的形成。《方方的物》老师通过设置问题:“什么事物是方方的,在我们班级有没有方方的事物?生:门、窗户、书本、桌子………。师:这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现出来的。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方方的物,并说一说有趣的画面,可以把小的想象大,也可以把大的想象小。小组汇报,生:可以把方形变成水池,里面添加游来游去的小鱼。生:可以变成房子,添加房顶和花纹。生:可以用多个方形进行联想添加。”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方形的形状,可以通过添加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在这一课,学习并理解《方方的物》中不同的表现方法,同事发挥小画家的充分想象力去创作属于自己心目中方方的物。从日常生活中的照片的导入,再到让孩子明白是通过对比感受导大小的变化,然后到让孩子自由的进行创作,是对德育内容的最好诠释。
结语:
        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树立德育在美术课中的渗透,把德育贯穿在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之中。备课时要深刻挖掘美术教材中的重要观点,讲课还要突出观点,同时找到美术教育、德教育、知识教育的结合点。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参与的过程,创设了多个情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而且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后,由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讨论。还要注重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