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条是美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创造过程中的表现手段。美的线条是有生命力的,贯穿于整个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欣赏环节中,合理讲授和实践线条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打破小学生固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体验美术与数学科学的差别,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的美术作品,增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线的韵律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
1线条的韵律美
线条的节奏美主要是指线条的韵律美。纸上线条的运动形式不是画胡抹平直,而是改变节奏和节奏的先后顺序。韵律的运动在笔墨的运动中激起了情感的旋律。节奏美和形式美渗透在音乐的强烈节奏中,时而跳跃迅速,时而抒情缓慢。中国画的线条表现具有情感性。线条艺术是一种古老而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条是表达图像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它是一种能够完美表达物体,直接反映情感的符号。传统绘画中各种线条的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是千变万化的。它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线条运用的简单表现力,而且还传达了画家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特征,如喜悦,愤怒,悲伤。它还使我们能够深刻体验纯粹情感表达的活力。
2线条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的线条表现具有情感性和灵动性,线条艺术是一种古老而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条是表达图像最简单、最直接的手段。它是一种能够完美表达物体,直接反映情感的符号。它不仅表达了艺术家对线条运用的简单表现力,而且还传达了画家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特征,如喜悦,愤怒,悲伤。它还使我们能够深刻体验纯粹情感表达的活力。
中国绘画语言尚简、重意,线条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工、意、线条造型都是最基本的立足点。我们的先辈,从复杂的自然图像中提取各种线条,进行造型。《画品》中南齐谢赫总结了“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他首次在理论上明确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线条艺术,指出用笔是表达物体的一种手段,这里用笔就包括线条,线条的理解和表现导致了各种艺术风格。中国画的线条除了要完成外在特征的轮廓外,还必须通过线条本身的艺术变化来反映对象的情态和情感特征,用不同的线条来适应事物不同的质感和态度,并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和虚实,将作者的不同情感融入事物中,创造丰富多彩的自然形象,以达到形式和精神的双重要求。因此,中国画的线条显然不是一种反思性的描写,而是作者造型能力、笔墨力量、修养、理解和情感的结合。
3培养小学生美术绘画教学策略
3.1导入情景,启发想象是儿童画创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想象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艺术创作和想象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等哲学家曾经断言“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想象是艺术家一切才能中的女皇”。而法国评论家波德亚认为“幻想是美术作品的生命,富于幻想恰好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科学的教导方式,采用心理学原理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多给小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创造相关的条件,不断的去激发小学生创造的天性。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往往会压抑小学生的创造天性。此刻,情境导入,启发想象就成了同样儿童画作创造的一个重要通道和主要的环节。许多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有其特殊的环境,如洗澡、红酒、音乐等。因此,小学生也不例外的。在小学生们进行艺术创作之前,不妨让小学生自己想象身处于一望无际的草原,浩浩的大海,原野上花朵的芬芳,自己心中最美的画面。
这样一方面活跃了小学生的思维,锻炼其想象力创新力,并把它付诸于画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于空间等的认识。另一方面,假设我们要画一群人,但是真的只是一群很刻板的人吗,如何让人一眼看过去就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动的表情,而不是一群人刻意而又呆板的站在那里。这个时候我们教的不是刻意的去模仿画作,而是去创造画作。不是去描摹别人的画面,我们所画下来的,更加趋向于一种意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妨举出一些相应的画作,让小学生去学习,去理解与认识,在认识自己差距的同时,不妨让小学生自己去讲一下自己的认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3.2设置框架与条件
我们不妨让小学生绘画之前,提高他们的绘画难度,规定好已有的图形或者事物,具体的条件与格式不加限制。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被激发出来的。因其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不足,对于这个复杂的世界,不得不依靠他们自身的想象与主观判断去发现与认识。但是,如何用有限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合理安排自由画和命题画之的比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命题画可以规范下图形,或者说一些特殊的小技巧,小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就很好了。命题主要是给出小学生一些更为主观形象,比如某些小动物或花草树木的相关基本画法,教师可有意识有条件的让小学生在空白背景上添画,进而锻炼他们的空间结构、艺术表达等,方方面面的认识与进步。
3.3丰富绘画题材与背景
利用动画或者是多话故事的题材。小学生自己独立的安排规划,设计以及着色等。或者是为了课本的某篇课绘画。文字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这种练习不仅仅是与创作相接轨,更多的还有小学生的自我认识与理解。教室可以选择语文课本或者一些幽默风趣的读物,让小学生们去加以想象与设计。如农夫与蛇,如果有了第二次机会,憨厚的农夫与狡猾的蛇,还有勇敢的猎人,他们又会发生什么样儿的故事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学生独立去想想接下来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儿的开始展开。另外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在教导小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不妨可以用身边的事物,激发他们对于创造的活力。
3.4贴近生活,画熟悉的事,借助多种形式练习,化解创作难度
其实画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生参与的过程。只要他们画的津津有味,就不要轻易的去否定。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布置作业让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和了解身边的点滴。在参加运动会,课间活动文化活动,社区活动等之前,布置好作业。另外植树节,母亲节这些,都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一方面加深孩子们对于节日的认识,对生活的领悟,还有就是对生活的感恩。培养小学生乐于观察,喜爱观察的良好习惯。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每个人接触东西的视角和观点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也就导致每个小学生的画作有所不同。有的倾向于视觉体验,强调视觉上的美感,有的画起来更像是随意的乱涂乱画,有些像抽象派。即使是教师不能够理解小学生所想表达的意思,强调的内涵,但是只要小学生能够乐在其中,享受儿童画所带来的美好,以及这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养成的过程,这就是好的现象。艺术来源于生活,即使是儿童画,也是充满了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独到的见解,这个我们不能予以否定,更多还是说需要支持与鼓励。天才不能为世人所能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理解力不够,进而去否定他们。
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基本理解线的韵律感,从而使教师达到教学目标。这也充分说明了韵律的多样性。但是,韵律不只出现在线的艺术中,美术教师应该将美的事物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韵律感。
参考文献
[1]勒玉乐,张铭凯,郑鑫.核心素养及其培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2]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5]张凌飞.浅析原生艺术对儿童绘画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