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武胜桥镇人民政府 山东菏泽 274512
摘要:耕作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土地保护栽培系统技术体系。种植制度的主体是耕作制度,它包括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等。土地保护培养制度包括土地保护、农田整治、土壤培肥、水分调控和土壤耕作等。农艺技术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为实现耕作栽培制度和农艺过程而设计制造了相应农机具及其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和高效益农业,必须将农业机械化与耕作栽培制度和农艺技术相结合。
关键词:耕作制度;农艺技术;农机化发展;影响;解决对策;
1 引言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受到了耕作制度和农艺农机技术不协调的严重制约。由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农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考虑到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农艺技术和耕作制度与农机化发展一致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2 耕作制度对农机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我国国家的耕作制度长久以来主要都是使用传统的铧式犁并且连年的不断翻耕,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耕作导致栽培作业以及耕作的标准化程度并不是十分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土壤的熟化大部分土壤之中的團粒结构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其中有机质的含量也在逐年的呈现着下降的趋势而且就连保墒抗早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减弱。土壤的风蚀以及水土流失这样的现象在现阶段频繁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形成的坚硬犁底层不但对作物的根系发育产生着影响同时土壤的蓄水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如果耕地长时间没有对所需的机质进行补充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耕地的荒漠化。
3 耕作制度与农艺技术对农机化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耕地士壤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我们想要去有效的解决那么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
3.1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这样的技术主要针对的作物就是小麦大豆以及玉米等其他的经济作物,根据农作物的茬口去进行轮流种植,并对疏松相结合的这样的制度去不断的推行充分的对肥料去进行循环的利用,而且还要实行开挖到种植再到填埋这种一次性完场的整体性工作。基础是土壤轮耕制,根据作物轮作的茬口,推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旋、翻"相结合的耕作制度;关键是肥料轮施制,实施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农家肥和化肥合理施用,提倡测土施肥科学施肥;保证是相关的栽培技术,实现精量点播、开沟、施肥、覆土和镇压一次完成的复式作业,达到播量均匀覆土一致苗床土壤坚实。高产耕作栽培制度实施的技术路线如下:一是从改革土壤耕作制度人手,建立以深松为基础、少耕为原则,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为目标,实行深耕、浅耕或免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度;二是以保水为核心,采用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减少土壤有害压实,积极地采用保护地栽培和坡耕地防止水土流失等技术;三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的,采用机械抗旱播种、镇压保墒提墒与节水灌溉等项技术,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技术模式,制定相应的耕作栽培技术标准。
通过大量的旱作实验表明,实施科学的旱作农业技术,耕层每加深1cm,每公顷地可多容纳水60t,不仅增加了土壤保墒抗旱能力,而且有力地减少了地表径流和表土层的流失。
3.2 土壤保护耕作技术
这样的技术实质上就是对土壤的保护耕作技术,在实际使用这样的技术的时候主要要求的就是我们要逐渐的减少耕作的次数,并且在除虫除草的时候尽可能的采用化学的方法以此来保护耕地的结构,这样做不但可以对农作物的整体经济效益去进行保障同时也可以对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去进行提高。在对土壤进行保护的时候还需要对有机含量去及时的补充并防止水土流失和耕地荒漠化的现象出现,让土壤可以一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质量来促进农作物的种植与收获。
4 农机化必须配合当地的耕作栽培制度
各地农业生产都有相对稳定的耕作栽培制度和各种作物生产的作业工序。农机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实施农业科技的载体,其作用就是利用农业机械在生产中提高工效、减少劳动强度保证农艺生产质量。例如华北地区以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为主,夏季收获小麦后,随即要在6月中旬播种夏玉米。到9月下旬,则需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播种小麦。这就要求农机化技术通过合理匹配相关机具解决这一紧迫问题。如选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同时安排运输机具运送粮食;另一机组随后处理秸秆、播种玉米兼施种肥;第三机组喷施药剂除草等。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实现机械化作业各环节的衔接,既可以优质高效地完成抢收抢种、保证不误农时、争取有效积温,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促进劳动力转移。因此农机化技术路线的设计与机具的选择使用,必须适应当地的耕作栽培制度和作物的生产作业工序。
5 农艺技术应与农机化技术相结合
农艺栽培制度应考虑到农机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及机理的局限性,积极创造条件以达到农艺和农机互相适应、互相配合。如通过组织协调,实行区域化种植,实现同类作物种植行距的统一;依照农艺要求,统一作业工序,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实现农机连片作业,提高效率,保证作业质量;培育出株高一致和结穗部位一致的玉米品种、抗倒伏稻麦品种和成熟一致的棉花等品种,以便于机械化收获等等。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一批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的农机化新技术,如水稻育秧及栽插配套技术和机具中小型水稻收获机具、行走式节水灌溉机械、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械化肥深施联合作业机械,不对行玉米收获机械种子加工和温室栽培机具等。这些技术增产效果、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
我国土地广阔,地形复杂,各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及作物种类也各不相同,如果不注意农机化与农业科学、耕作制度的关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发展农机化创造条件,那么,农机化程度是很难提高的。
6 提升农艺技术水平的重要策略
努力提升农艺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在农业工作中,农业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业技术水平的主体,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够对农艺技术的实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人们对农艺技术专业的认识不够,并且很多人在考取高校、选择专业的过程中,对农艺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偏见,这就造成农艺技术人员的缺失,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另外,当前相应的农艺技术的培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当前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农业技术观念,从而吸引更多的能够扎根于农业研究的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除此以外,针对能够为农业发展做出相应贡献的技术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把一些专业人才吸引进来,使其能够回乡为农业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另外,作为地方政府人员来说,应该合理提供支持与帮助。
7 结语
农业机械化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化技术只有在与耕作栽培制度、农艺技术相匹配和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在农田基本建设、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抗灾救灾方面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闫利民.解读耕作制度与农艺技术对农机化发展的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9.
[2]刘宪.李中华.我国设施农业及装备技术发展问题探讨[J].农机科技推广,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