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写作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文化时代》2019年17期   作者:唐银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多年来,许多教师也为之烦恼。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写多练等等。但是,收效都不大。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为此,在语文素质教育培养中,作文教学依然是一个长期的话题。针对这一点,我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作文能力培养的一点感想。
       
       
一、借“文本”的修辞手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文本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和联想的余地,抓住其中的契机,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
        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春天的美景。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到文本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从修辞出发,让学生体味其中之妙。课后,将课文中的修辞一一例出,让学生运用相同的修辞来描绘自己心中的景物。出乎意料,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尽有如此美妙的描绘:“……秋叶飘落,犹如飞舞的仙女列队查看人间的冷暖,更似天神妈妈热吻大地之美……”“……初秋的风凉爽极了,正如炎日暴晒的小草喝上可口的饮料……”
        二、师生共笔,同尝写作苦乐,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仍然十分严峻,即使有了写作兴趣,没有写作激情,也写不好作文。犹如修房建屋,有了基础(兴趣),没有优越的材料(激情),也建不出好的房子(作文)来。因此,激情也是写作的关键。
        第一;师生同时写课堂作文,互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在作文课堂中,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一起评改作文。以互评的形式(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就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激情。
        第二、教师先行,提升学生的写作激情。在“练笔”(日记、周记)中,教师在检查学生“练笔”情况之前先读自己的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中增添几分写作的激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激情。
        第三;学生互相阅读的作文,提高写作激情。每次检查学生作文之后,鼓励学生相互阅读他们的作文,增加阅读量,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激情。
        第四;适时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节气到了,可以指导学生写写对节气的认识和了解等等。
        三、以文本结合实际,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文本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巧设问题,让学生“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在《期行》一文的教学中,我提出这样的问题:陈太丘的朋友已经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进了门,结合课文内容,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对元方作一个简单的评析。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这样的答案:A生;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正确。

因为父亲的朋友下车拉他,说明父亲的朋友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么元方应该友好地接受他的道歉。B生;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不妥,因为作为一个孩子,你已经知道父亲的朋友没有礼貌了,那么你应该是一个有礼貌的、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又“入门不顾”呢?所以,我认为元方的做法不妥。C生则说;元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入门不顾”主要是因为父亲的朋友骂父无理、没有礼貌。元方用这样的方法来惩罚他。……听了学生精彩而丰富的回答,我满意地笑了说:是啊,同学们不愧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掌握了不少的知识。但是,我们来看看文中的一句话“元方实时年七岁”。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顿时,学生明白过来了,齐声说:元方还小,是儿童。我接着又问:作者在文末说元方“入门不顾”合理吗?学生笑了说:可以。我又追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说:这是为了体现儿童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而写的。到了这里,我将文中的主题一转,得出这样的题目:同学们,如果我们把文中的“时年七岁”改成“十二三矣”,结尾又该如何写呢?请同学们用两三百字来补写一个结尾。这样的“练笔”作业一安排,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对照比较
        所谓对照并不仅仅只是课文之间的比较,而是学生与作家、学生作文与课文之间的比较,学生每天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经历一些事、接触一些人,尽管如此在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观察能力、思想与认识不足,为此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站在作家的角度观察生活,如何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有意义的事情,然后能够对身边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即人事物景。一篇漂亮的文章不仅需要漂亮的词汇,也需要漂亮的感情表现。而一些学生写作时不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喜欢生搬硬套,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来,不能用文字表现出自己对于一些事物或事件的独特感染;还有的学生缺乏词汇量,写作时多重复堆砌词汇,文章情感不具备强烈的表现力,反倒显得比较空洞、不真诚。如关于三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教师完成教学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作课,布置了一份作业,即以秋天为内容,写一篇文章。如一个学生的作文题目为《我家乡的秋天》,在里面用了许多近义词,如美丽、好看、漂亮等,类似于这种词语的重复堆砌,读起来十分乏味,且不具备情感。
        同时,需要比较学生的写作。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内容通常比较空洞,缺乏形象性与具体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若能够结合作文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针对学生不会写景状物的问题,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来描绘自己眼中的景物,面对各种花草的争奇斗艳,学生往往会用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好看极了”等,还有一些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此时可对比朱自清笔下的“春”,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词汇来描写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景象。这样形象具体且富有感染力,学生也能够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
        另外,教师除了向学生推荐一些作文类读物之外,还可以推进《读者》《意林》等,帮助学生及时补充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
        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写作教学一直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育改革又将教学目标改为了培养小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写作教学变得跟有难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综合分析,进而找到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一套合理的对策,解决小学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恰当的时机让学生对写作提起兴趣,也可以用文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只要我们用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