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郭筱维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给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霸州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霸州市  065700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给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电网调度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使电网的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管理模式成为当前电网调度的一种新管理模式。本文结合县级电网的特点,总结了调控一体化实践中带来的变化,各级人员从思想和能力上基本适应模式转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故障异常处置效率大幅提高,安全供电可靠水平提升,管理优势初步显现。
        关键词:县级调控一体化;整合资源;远方控制;电网运行
        一、县级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带来的收获新成效
        通过实践和总结,电网运行管理由最调度、监视、控制分散管理,到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集中管理,再升级为调控一体化全面集约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运行由分散到集中的本质转变,实现了电网运行集约化管理的全新变革。各级人员从思想和能力上初步适应模式转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日益完善,功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应急能力明显增强,安全供电可靠水平提升,管理优势初步显现。
        1.整合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通过调度、监视、控制专业的深度融合,有效整合资源,使管理链条和业务流程缩短,实现了减员增效。调控一体化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目标,优化整合公司运行系统核心资源,实现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保障调度、变电站信息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整合优化各专业系统、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建立了全新的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电网整体的全范围精益监控。整合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员的有效利用缓解了运行人员紧张的压力。
        2. 信息“零距离”传递故障异常处置效率大幅提高
        调控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将主、配网故障异常信息进行实时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停电事件处置效率,快速复电效率大幅提高。“调度+监控”模式下的事故处理流程是集控中心监控员监视到电网故障异常信息,电话告之调度员,调度员通过分析判断,下令给监控员进行处理。
        一个单一线路的接地故障隔离,从集控中心汇报信息到调度员下令遥控操作成功,一般要5至10分钟。实行调控合一后,调控员摆脱了故障信息获取和操作执行对现场的依赖,高效协同的面对面信息沟通代替了电话沟通。电网发生故障异常时,调控员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动化系统直接获取电网的异常和故障信息并加以判断,为事故处理提供决策依据。单一线路的接地故障隔离只需要2至3分钟。某县局电网调控操作处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平均用时仅3分钟,比原来节省时间70%。如果需要多个变电站配合完成才能隔离故障点的事故处理,更会大大缩减复电时间,实现了故障的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和快速处理,减少了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汇报、事故处理指令接收及回复的环节,故障异常处理效率明显提升,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 调控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保障了操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
        调度和集控整合后,调度与监控在专业上互相渗透,取长补短。通过监控使调度员能全面掌握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改变听信息的历史,为快速准确做出分析判断和处理奠定基础。通过调度、监视、控制三合一的管理和工作模式,使调控人员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掌握电网、设备运行情况,为快速判断、处理提供了条件。从点到面,有助于提升调控员的业务技能,掌握监控重点,锻炼和培养了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进一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调控一体化实施后,每值值班人员由原来的2人为3人,值班负责人、正值调控员、副值班调控三种角色搭配值班,调度操作指令票由副值调控员填写,正值调控员及值班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执行;设备的远方控制操作由副值班调控员执行,值班负责人或正值班调控员监护,使指令的下达和控制操作均可实现多重监护,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操作的快速性和安全性,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4、完善了信息上传,规范了信息类型
        调控一体未实施前,某电网6个35kV变电站和2个开闭所厂用变、直流系统信息都未传送到调度自动化系统,部份信息缺失且混乱。调控一体化实施后,调整了业务,明确了信息上传和监控责任。制定变电站缺失信息上传的工作计划,按照专业管理职责,明确信息信息分类及告警分级规范管理职责划分和业务流程。
        通过调控一体化实施后,该电网的6个35kV变电站和2个开闭所厂用变、直流系统信息全部上传至调度自行动化系统。并按照国网要求对信号进行分级、分层、分区设置。按照信号严重等级划分为事故信息、故障信息、越限信息、告知信息信号;按设备的不同电压等级进行划分信号;按划分,如按主配网、行政区域划分监视责任区信号;使各信号更加清晰,从而确保监控人员不会因信息量过大、提示和维修信息的干扰而遗漏警告和事故信息,为电网运行监控输送了有效的判断依据。


        5、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明确了业务流程
        改造了调度室,扩充调度值班座席、电话、监控电脑、生活服务设施,满足3人值班需求;升级了相关信息网络通道,增加地县调一体化自动化系统,新建设了通信光纤通道等,提高了调控室至各机房的通信速度,提升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
        规范监控信息异常处理流程。将原来的现场监控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由现场主导处理设备异常缺陷的形式,转变为调度监控发现设备异常信息,并由调度监督现场设备异常缺陷处理的形式,增加了调度对设备异常缺陷处理的监督环节,有利用提高设备健康水平。规范操作流程。由原来的运行人员到现场,然后调度向现场发调度指令,现场执行完毕并回复的形式,现转变为调度在保证一、二次设备可控的情况下,直接远方控制操作进行运行方式调整。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往返及调度指令的接收与回复的环节,减少了操作时间,电网的风险指数得以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提升。
        二、县级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具体问题的描述和采取措施
        1、调度、监控人员对新设备的认识不够。
        县级公司现有调度人员在调度运行岗位上工作多年,调度运行经验丰富,但随着电网发展,采用新技术的设备越来越多,造成对变电站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监控人员对新投的变电设备认识不足,容易造成对监控信号的疏漏,技术方面调度自动化系统虽然实现了对开关的遥控,但对刀闸和继电保护设备均不具备遥控操作功能,要靠运维操作站人员到现场操作,效率较低。
        对策: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调度、监控人员下现场对变电、线路设备重新进行学习和认识,并撰写现场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包含实习情况、实习效果、实习心得体会以及对培训计划的要求;加快设备技术改造,满足遥控操作等功能。
        2、调度人员受干扰因素增加
        在调控分离运行模式下,调度人员运行值班环境相对独立,便于调度人员进行网络监视及事故处理。调控一体化后,受监控机频繁的“语音告警”、“弹出窗口”信息等因素影响,调度人员思维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对事故判断及应变能力降低。
        对策:监控应设置专门信号监视人员,分工监视,进行信息的筛选与分析,可以关小监控信号上报的声音。
        3、无用监控信号多影响监控质量
        由于大多数无人值班站自动化设备不对现场信息做处理,全部直接上传到调度自动化主站,虽然主站对一些信息进行分层分区、过滤、筛选,但发生事故仍有大量信息上传,造成信息堆积,监控人员难以区分哪些是有用信息。延缓了故障处理时间或信息通道堵塞不能被及时发现,监控系统在分层分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对策:明确信息采集的原则,规范信息的命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信息的智能管理,进行信息合并,到达信息分层、分流管理。建设新型基于地县一体化的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采用直观简洁的人机界面展示等,来提高监视安全性和效率。
        4、运维站操作人员与调度员工作配合不够,影响电网优质服务
        运维操作站负责的无人值班变电站,有的地理位置跨度大,各站之间路途遥远,而每值运维操作人员一定,若当日计划检修的电网设备较多,往往会造成调度不能按照计划时间下令操作停电,推迟了电网设备的检修时间和送电时间,遭到95598的投诉,影响电网的优质服务质量。若遇到临时电网故障,不能及时隔离故障,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
        对策:每值运维人员要充足,以确保对电网设备的及时操作。调度方式专责在每日检修工作安排上要均衡,尽量避免调度和运维站操作人员出现忙闲不等的状况。
        三、对县级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思考和评价
        由于调控一体化的系统复杂,专业性强,技术支持系统要求高,势必带来一系列的衔接配合及体制转型过渡上的问题。目前县级公司将调度、监控人员融合成同一班组进行管理,监控和调度业务在班组内部统一调配。此模式要求调度员和监控员同时具备监控和调度两种职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计划开展对调度和监控人员结构、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培训,以满足调控一体化管理的需要。
        调控一体化是国网公司推行大运行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调控一体化运行后,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调控一体化在电网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调度和监控人员的完全融合,向智能电网方向迈进,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威.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4)28-29.
        [2]郭磊.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技术分析[J].煤矿现代化,2017(1)120-121.
        [3]胡殿海.研究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J].四川水泥,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