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宋珊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作者:宋珊
[导读] 【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度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其中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另外的30例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排便次数、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体温波动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度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其中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另外的30例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排便次数、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体温波动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鸟巢式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206-01
 

新生儿是医院的特殊群体,由于患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均未发育完全,患儿的抵抗力低于其他群体,因而临床护理出现的不良事件可能性高;该阶段新生儿受到的护理服务水平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应重视新生儿受到的护理质量[1-2]。为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取得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度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其中3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另外的30例患儿给予鸟巢式护理,其中,对照组17例13例胎龄(34-38)周均值37.22±0.35)周,体质量(1021-3516)g,均值(1406.24±2.42)g观察18男,12胎龄(33-38)周均值37.26±0.33)岁,体质量(1023-3521)g,均值(1408.25±2.41)g;两组(胎龄体质量及性别)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掌握新生儿的各项体征,在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的状况下,将新生儿转移至暖箱中,新生儿的头颈部放置好柔软水袋,让新生儿头部往后的方向稍微伸展,床抬高,与水平呈30°,在对新生儿进行喂养时,严格遵循医嘱,做好新生儿的鼻饲操作,每天对新生儿的体质量测量和记录,选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新生儿心率呼吸机血氧饱和度,做好记录。
观察组鸟巢式护理,常规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供鸟巢式护理,内容为[3]:选取带有卡通图案绒棉布,根据新生儿的体质量及大小,制成柔软度适中和大小合适的椭圆形鸟巢,在为新生儿提供前,应在暖箱中或辐射台进行预热处理;让新生儿保持侧卧体位,四肢稍微弯曲,将布卷紧贴新生儿臀部和背部,依据新生儿身体环绕,依据新生儿实际情况,将布卷弧圈和松度进行调整;依据新生儿体质量改变,调整好软箱温度及光线强度,尽量为新生儿用柔光,避免运用强光直接照射,避免将新生儿眼睛灼伤;做好消毒灭菌处理,让新生儿身体保持干燥,在进行喂养时,做好鼻部和口腔护理服务,让口腔及呼吸道保持畅通。
1.4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每天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情况。
1.5统计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8.0中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P小于0.05,两组数据间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每天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情况
观察组每天睡眠时间、每天排便次数、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体温波动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比较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每天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每天排便次数、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奶量增加及体质量增长情况(`x±s)
项目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t值
P值
每天睡眠时间(h)
19.32±0.52
14.28±0.36
10.6254
<0.05
出暖箱时间(h)
13.32±2.67
19.28±1.52
8.6584
<0.05
首次胎便时间(h)
18.33±1.36
25.36±8.02
9.2485
<0.05
胎便转黄时间(h)
46.72±12.45
61.21±13.18
9.3548
<0.05
每天排便次数(次)
5.57±1.32
4.13±1.72
10.4265
<0.05
体温波动(℃)
0.32±0.13
0.77±0.42
9.5847
<0.05
血氧饱和度(%)
93.12±1.02
89.52±1.43
8.6987
<0.05
奶量增加(ml)
5.21±0.16
2.12±0.35
8.7495
<0.05
体质量增长(g)
15.27±0.52
6.24±2.31
9.6897
<0.05
3 讨论
新生儿属于特殊群体,从母体娩出尚未满28d,新生儿会对子宫环境存在熟悉感和安全感,胎儿在子宫中时,胎头俯屈,肘关节屈曲,颌部靠近胸壁,前臂胸前交叉或平行,大腿贴在腹壁,小腿交叉或平行蜷缩在宫心内,这种体位胎儿最安全和舒适;鸟巢式护理基于这个原理,模拟子宫环境,为新生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4]
鸟巢式护理的运用,能提升新生儿安全感和舒适感,消除离开母体后的紧张情绪,缓解惊跳反应,减少哭闹,能提高新生儿适应外界环境的速度,提高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因此,在常规干预与鸟巢式护理方案均能执行的基础上,优先为新生儿选用鸟巢式护理方案[5]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取得的效果显著,与常规干预方案比较,新生儿生长发育更佳,新生儿护理中值得运用鸟巢式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毛伟萍.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1):4006-4007.
[2]林春.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8,32(9): 696-697.
[3]张文凤.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6(396):12-13
[4]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8):269-269.
[5]王明霞,赵小娟.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6,16 (13):700-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