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作者:时俊彬
[导读]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选择罹患脑血管病的病例66例,来源是我院,执行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照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实验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作用,即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
(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邹城  273500)
 
【摘  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选择罹患脑血管病的病例66例,来源是我院,执行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对照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实验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作用,即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可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205-02
 

临床多发脑血管病,病患容易残疾、死亡,在我国,各项疾病中,本病病患发病率处于前列,分析得出,对于脑血管病病患来说,即便幸存,也留有不同程度残疾,病患痛苦程度较大,可对病患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负担。临床总结得出,为脑血管病病患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效果不够理想[1],不能有效提高病患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对此进行了相应分析及研究。本文综合分析并报道了66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选择脑血管病病患,共计66例,时间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均同意入组,分组办法是数字表法,实验组33例,男女构成是20例及13例,年龄范围:45岁至84岁,中位数65.5岁,对照组33例,男女构成是21例及12例,年龄范围:46岁至88岁,中位数65.0岁。统计学分析2组入组病患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护士应积极解答病患提出的问题,做好常规护理指导,积极落实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护理流程。
实验组33例展开神经内科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将以下内容融入及运用:(1)开办健康知识讲座。每月开办1次,主讲人是特聘专业医学人员,讲解合理膳食、预防知识、相关心理知识、辅助运动康复知识等。(2)开办交流活动。举行多种多样交流活动,举行时间不定期,内容涉及发放疾病知识手册、家属辅助下适当锻炼、观摩疾病知识视频、交流病患并指导等,锻炼措施包括站立、起床、自理能力等,交流病患期间,应根据病患服药情况、饮食情况等情况,提出专业性意见,做好病患心理疏导、卫生宣传等,对于服务中心人员来说,应不定期进行电话随访[2],对于组内病患来说,可互相交流,起到互相促进作用。
2组病患均开展8个月,然后进行测试,记录数据。
1.3统计学标准
根据SPSS 20.0软件中相关计算方式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统计学表达存在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即P<0.05。

表1 2组病患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脑血管病知识知晓率(%)
康复训练执行率(%)
生活能力训练执行率(%)
自我体质监测执行率(%)
实验组
33
30(90.90)
30(90.90)
30(90.90)
28(84.84)
对照组
33
22(66.66)
22(66.66)
22(66.66)
20(60.60)
X2
 
5.8022
5.8022
5.8022
4.8889
P
 
<0.05
<0.05
<0.05
<0.05
接上表
组别
例数
遵医嘱用药
饮食合理
心态良好
实验组
33
29(87.87)
31(93.93)
29(87.87)
对照组
33
21(63.63)
23(69.69)
21(63.63)
X2
 
5.2800
6.5185
5.2800
P
 
<0.05
<0.05
<0.05

表2 2组病患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分)
躯体功能(分)
社会功能(分)
心理功能(分)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33
61.54±5.44
60.22±5.22
60.32±3.66
62.14±4.56
2(6.06)
对照组
33
51.66±4.44
51.23±4.16
49.55±2.45
52.44±4.37
8(24.24)
t/X2
 
8.0827
7.7370
14.0473
8.8225
4.2429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血管病病患发病率逐年升高,患病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病患发病后,可对病患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等造成严重损伤,可严重影响病患日常生活。临床分析脑血管病病患诱发疾病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年龄、心脏病[3],若病患不能获得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恰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可对病患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不仅需要为病患提供对症治疗,还需要为病患提供有效护理。
临床研讨得出,利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参考,该护理办法属于教育护理活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综合考虑病患实际情况[4],了解病患心理特征,促使病患健康教育服务及指导质量均明显提高,从而显著提高病患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患心态稳定性相应提高,有效改善病患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护理期间,应加强病患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5],利用健康知识讲座、交流活动,促进病患预后效果大大改善。
本组实验得出:实验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改善。
综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病患的价值较高,可促进病患改善遵医行为以及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等指标、G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练飞飞,游俊莉.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907-1909.
[2]郑醒云,李银优,傅婕茵,等.健康教育执行单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4):132-133.
[3]陈瑶,杨晓蓉,付梅.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华西医学,2015(11):2149-2151.
[4]杜东霞.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7):35-36.
[5]仲秀玲,苏立苓,刘备备,等.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手术前焦虑情绪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