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朱笑章

发表时间:2020/2/3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朱笑章 孙勇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较为复杂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避免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  山东省济南市  2514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较为复杂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综合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避免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要求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丰富施工管理方式,避免水利工程后续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重要的保障之一是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应当积极建立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优化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交底,利用新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综合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种情况,通过良好的施工管理,提升水利工程质量。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指的是对工程进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人与物的管理的总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早期阶段,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合同的管理,要求加强上承包商、业主、监理工程师三者之前的关系,提升合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也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检查水利工程施工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同时加强对施工作业进行的现场管理。对工程施工现场最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作业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在水利工程完成之后,按照相关的流程规范验收工程。验收过程中与相关水利监督部门等进行有效协调,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符合相关的水利部门的相关要求,促进水利工程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2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准备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受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等环境影响较为深远,充足的建前准备可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然而,当前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仍存在“经验论”大行其道现象,不仅未能整合施工所需承建数据信息,还出现施工现场勘察不到位,成本预算不合理,缺乏应急管理预案等问题,徒增水利工程管理难度,降低该工程管理质量。
        2.2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多个管理项目,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施工管理要求。在技术选用与相应的操作规范上具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技术操作方式,没有与目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工程施工环境的了解,没有充分掌握施工作业重点,因此使得企业施工技术难以充分运用。缺乏有效的施工组织方式。部分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为有限,水利工程的专业技术性知识不足,没有受过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技术性难点或者一些突发的技术事故,难以对其进有效处理。拖延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程质量。
        2.3材料管理存在不足
        材料是每个工程的基础,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有效管理建筑材料,不够重视材料管理工作和材料安全,会影响到水利施工进程,无法协调整个工程。在管理水利施工材料的时候,没有根据标准处理原材料,会影响到材料的质量。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材料的使用周期,例如没有确定水泥的存放时间,如果水泥发生了物理反应,就会使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或者没有考虑到钢筋的放置问题,导致钢筋发生腐蚀生锈的问题等。没有详细考虑这些问题,导致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2.4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工作人员负责执行和监督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关系到水利工程施工水平和安全问题。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程序落实工作,一些行为没有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此外,一些工程监理人员缺乏监理工作资质,无法有效监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解决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3.1做好水利工程前期施工准备管理工作
        为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确保其承建契合各方要求,通过建设投产可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民生等效益,施工单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管理完成施工前期准备任务。第一,开展拆迁、征地等管理工作,做好进场道路、通信、生活临时建筑、生产场地、用电及用水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试验、应急等工程建设活动,组织咨询、招标设计、承建资源采购、监理招标等管理活动,做好施工主体招标等准备工作;第二,根据《关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准备条件的通知》(2017年),进行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资金规划等管理活动;第三,做好现场踏勘、技术交底等工作,整合水利工程施工数据信息,以此为由持续优化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确保设计图纸科学有效,通过设计管理解决水利工程承建问题。
        3.2优化工程施工的材料管理
        要求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物料建立全面系统的物料管理方式,对物料管理制定严格的采供、分类堆放以及发放制度。对物料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优化物料材料选购流程,要求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物料规格、数量、尺寸等层面的规定,将其运用到物料管理过程之中。并结合工程的实际开展情况及时调整物料供应计划。结合工程方案变更工程物料尺寸。通过对此的及时调整,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3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水平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综合素质,能够从整体发展思维上管理建设项目。使得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既能够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同时也能够与项目周围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等有效结合。要求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原理,从项目建设的整体性思维层面进行项目管理,达到材料使用、施工人员管理、技术使用等多种因素之间的有效协调,运用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思维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
        3.4加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与保障。为此可以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进行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为安全管理工作设置配置相应的责任人,例如部门经理或者项目经理等。为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签署安全责任书,明确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与人员的责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开展情况。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均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范。将其贯彻到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之中。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促进作业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施工技能。培养施工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在进行常规性检查的同时,对堤岸防洪、水利疏通等建立专门项目的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要求,促进水利工程的安全施工。
        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调节,实现水资源的供应,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工程项目协调施工以及管理过程存在较多问题,包括技术问题、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等,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视,通过必要的手段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规范,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维松.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106-107.
        [2]王胜雷.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J].现代农业,2018(12):72-73.
        [3]冷胜龙.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07-108.
        [4]薛杰.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7):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