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52219850927XXXX
摘要:从社会层面上来讲,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既没有污染,也相对安全,因此它完全属于优质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适合被长期使用。然而,水利水电工程最重要的在于它的技术层面,因此必须把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点研究对象,保证技术能够得到合理运用,工程能够得到顺利进行。做好相关技术工作,既是协调各方面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亦是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桥梁,需要得到广大建设者与领导者的关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1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
1.1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在户外,且大都建立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露天环境下,因此极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像是天气、汛期等等外部因素干扰到施工的时候,建设只能被迫停止。再加上水利水电建设的施工难度问题,进而导致施工过程慢、施工工作量大等特质明显。
1.2成本大,耗时长,所需设备多
其施工处往往建立在偏远的山谷地区,导致施工材料运输不便、建设成本较高等后果。再加上这一工程的建设需要的临时辅助设施极多,因此在开始建设之前,通常需要建造一定的运输通道,以及施工用房等,才能使得建设顺利进行,所以导致成本大、耗时长亦成为其施工特点。
1.3施工对象复杂多样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对象复杂多样,且工程作业量大、工种繁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受到各方面限制,易产生干扰。在施工过程中,也因为其施工对象的复杂多样而产生了诸多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2.1岩质高边坡的处理问题
岩质高边坡的处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的存在十分普遍,因此,这是十分值得被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它的处理分为三个具体的方面:高边坡中的抗滑结构、锚固以及减载排水等措施应用。首先,抗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混凝土抗滑,一个是混凝土沉井。前者技术的使用成本较低,在节约资金的同时也能够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它多用于滑动面倾角较小的情况中。换句话说,在坡面倾角较小的时候采用混凝土抗滑能够避免出现大面积滑坡的现象,如果有部分地方出现塌方的话,加以钢筋支撑才能够进一步保证不出现大面积塌陷和滑坡的后果;而后者则属于混凝土框架结构,它针对的大都是保护表层坡体的情况,以沉井的方式来避免地表水渗透或是坡体风化所导致的滑坡情况出现。锚固也是处理高坡边中的常见技术,它的使用简单灵活,既能够加固边坡,又能保证岩体不受到损害,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预应力锚索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保证锚索的均匀受力问题,在某些时候甚至可以搭配千斤顶一同操作,以减轻施工过程中的物力损耗。最后谈到减载排水等措施的应用,如果滑坡问题极其严重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者应当采取减载的方式来对坡面进行加固处理。而遇到地下水丰富的施工区,则需要建造排水沟等来对坡内水体进行处理,已维护坡体的稳固性,以减少滑坡造成的危害。
2.2土坝防渗加固的处理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库的存在也是十分普遍的。但是由于很多水库的使用时间较长,后期的维修也不到位,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利用严重受损。一般情况下,当水库出现渗水现象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例如灌浆。可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在土坝的建设过程中就解决这个防渗加固的处理问题,进而保证后期的水利水电工程得到良好应用。
2.3导流技术应用的问题
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实现资源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问题,因此,倘若想要保障工程建筑的质量,首先就得保障施工导流技术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导流技术,实际是指把原有河道中的水流引入下游的这一措施,具体的实施方法有分段围堰和全段围堰,这一举措能够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受到较小的河道水流的影响,能够增加设施的使用时长、推进设施的使用效果。由此可见,积极使用导流技术能够使整个工程受益匪浅,因此施工者一定要全方位的保证该技术的有效运用,使水利水电工程得到顺利建设。
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利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在完善的规范标准下进行,能够更好地保障工程管理质量。同时,还需要明确各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施工,做到各司其职,确保自身工作的完善性。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得管理人员明确施工管理的具体规范制度,通过规范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约束,避免存在偷懒、散漫的行为。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确保各部门负责自身的岗位职责,并协调配合,共同进行工程施工工作。
3.2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员管理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招标阶段,就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各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意识,让各施工单位明确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工作内容。施工单位中标之后,需要按照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内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此外,当地政府要针对工程施工管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因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的施工单位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加强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的重视程度,以切实做好工程管理各环节的工作,从而能够保障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
3.3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高素质技术人员
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人力和物力基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高素质技术人员能够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高要求。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组织现有的施工人员参与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从而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开展培训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成长的平台,并鼓励施工人员时常进行交流,共同成长。同时,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根据施工人员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奖惩,减少施工人员的主观意识而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
3.4加强改革创新
目前,各行各业想要获得发展,必须加强改革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也是如此,需要通过改革创新以不断满足工程施工的高要求,从而保障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对于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加强改革创新不仅仅是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更多的是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转变工程管理思想。例如,施工单位要摒弃传统的施工管理思想,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实际的工程管理需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上,施工单位需要从人员整合、管理方式和合同签订等方面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以保障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仍然需要施工者掌握更加高级的技术,学会更加精准的方法。在常见的技术问题方面,施工者也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良效。由于工程建设大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技术的运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提高施工者的防患意识,做好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左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
[2]李玉娟.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
[3]张永革.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5(3):113.
[4]刘虎山.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