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万达建安股份有限公司 257500
摘要:随着我国各项经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水平不断向更高层次追求。因此,建筑业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从而适应人们更高的需求。在城市中,工业与民用建筑有许许多多,融入了高科技,不仅提高了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还使工作效率提升。在建筑中,需要应用到深基坑技术。因此,要对深基坑技术全面研究,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应用
引言
深基坑开支护是现在很多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对此需要在掌握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方法与技术,并在施工中加以严格管控,达到理想的支护效果。
1深坑支护施工必要性分析
一般说来,在基坑作业环节都会采取支护处理,而它的作用是为了在后期的建筑物的施工中提升其承载,从而稳定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主体不受破坏,并且也可以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此外支护技术也可以对基坑技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使得施工的技术和施工的工序可以有效的开展。除此之外,支护技术还可以提高深坑作业防水性能,保障施工不会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其次一般说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开展基础性施工时都需要注重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周围一切符合安全施工标准后才可以动工,这样做的目的既能够保障施工质量,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开展基坑作业有一定难度,在设计之初就做了进行规划,既要保障技术达标,也要保障作业的安全。所以在施工前,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当地地质人文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形还需要专门性防护处理,因此在基坑作业前就做好了相关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安排,从而保障施工更加合理安全化,这也给后续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打好基础,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混凝土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作业方法,不过由于基坑作业要求较高,因此难度也会相对较大。因此就需要做好材料配比,符合地基各项性能要求,因此既需要严格监管,也需要做后续质量验证。混凝土灌注时,就需要进行相关检测,如对浇灌面的尺寸、高度、位置以及强度都需要做严格的检测,并确定其中检测模板数量,钢筋数量以及保护层厚度。对浇筑面内的杂质进行处理,若有污水,也要先排除污水,然后各方面妥当以后进行浇筑。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主要广泛使用的技术有两种:①钻孔灌注桩:这种技术通常是最常见的,一般在地层上进行开孔处理,然后在其中进行浆液灌注工作,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环境采用的技术标准也不同,因此需要综合性分析;②沉管灌注桩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钢管来成孔的技术,一般说来它先将钢管放到土层之中,通过钢管来挤压土层,让两者可以紧密联系,而这样也可以加大两者之间土层的摩擦力。
2.2混凝土喷射
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细石混凝土,其水泥、沙、石的重量比按1:2:2控制,砂率控制在45%~55%范围内,水灰比为0.40~0.45,避免喷射后的混凝土产生明显收缩变形。此外,还应向混凝土掺加适量速凝剂,具体的掺加量以试验结果为依据确定。混凝土应具备良好抗渗性与耐久性,因施工工艺和相关机具设备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混凝土离析或回弹率太高,所以在配合比方面,集料应有连续级配,也就是在一定的强度要求基础上以获取最高密实度为基本原则。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按照以下要求控制:当采用容量在400L以内的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拌和时,搅拌时间应达到1min以上;当采用具有自落功能的搅拌机时,混凝土搅拌时间需要达到2min以上;当直接采用人工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其搅拌的次数应达到3次以上。
另外,如果混凝土中掺加了外加剂,则需要对搅拌的时间予以适当延长。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输和存放时,应注意防止被雨淋,也不能有其它的杂物混入;在装入到喷射机以前,需要进行过筛处理,混凝土应做到随拌随用。若没有掺加速凝剂等外加剂,则存放的时间应控制在20min以内。
2.3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就是采取石灰或水泥作为固化材料,再利用搅拌装置把它们和部分软土进行充分地融合,然后渐渐地固化,最终构成一个桩体,此时需要确保强度以及水稳性等性能指数都能够达成统一。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如果基坑属于二、三级基坑,基坑的总体深度低于7 m,同时坑边到红线距离重合,相关的施工人员就可以选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由于水泥不具备透水性,所以这可以共同发挥挡水和挡土的作用,同时机械设备操作较为简单,再加上所需的材料主要为水泥,所以这就有效地节约了施工的成本。深层搅拌桩技术通常会应用在淤泥质土、粉土以及含水量很高的黏性土之中。该技术突出性优势可以体现在如下几点,首先,其主要施工工艺是就是把固化剂与原地基软土融合在一起进行拌和,所以这就能够充分地运用原土;其次,在拌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地基土侧向挤出的问题,所以这就对周边建筑物带来极低的干扰程度;第三,在完成加固处理后,不会提升土体的重量值,所以就不会对软弱下卧层带来沉重的负荷压力。
2.4土层锚杆支护技术
1)建筑企业应指派工程监理对建筑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环境、材料市场等信息进行调研,根据数据考察结果制订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2)施工人员在制作锚杆杆体时,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将锚杆尺寸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结构对应不同的成孔工艺。3)施工人员应做好杆体的防护措施,尤其是杆体间的连接位置,需要在中间位置安装塑料管、钢丝等材料。4)施工人员结合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地质调研报告等信息对基层成桩位置和成孔位置进行合理布局,同时,将两者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60.5cm以上,钻孔宽度应大于6.5cm。5)施工人员进行水泥浆注浆操作时,应明确注浆管道的通畅度、设备运行情况和注浆材料质量。另外,在注浆过程中,应及时调整注浆速度,确保注浆质量。
2.5型钢支护施工技术
型钢支护施工技术与其它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相对比,其具备极高的刚性和强度。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型钢支护施工技术通常运用的是工字形状、单排式的钢板桩,这种类型的钢板桩是由拉杆以及连梁等共同承载压力的,但是对那些基坑很深的建筑工程,其型钢的支护施工技术通常会运用双排以及多层的钢板桩进行承载,提升其压力的承载能力以及荷载的效果。对于多层钢板桩,它和锚杆一同构成的支护结构通常都会运用配有锁口的热轧型钢予以进一步地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型钢支护施工技术能够发挥很好的施工效果,不过因为其采用的工程材料为钢制物料,所以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很明显的工程噪音,这会给工业与民用建筑周边的地基施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型钢支护施工技术并不适用于人口密集且交通运输量大的区域。同时,因为钢材自身在高强度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变形,因此,在施工期间,有关的施工人员务必要做好型钢的养护处理工作。
结语
截至目前,该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已经顺利完成,施工过程顺利,支护效果显著,说明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参考,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彤.基于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03.
[2]王志伟,王树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高校办公楼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53-54.
[3]张玉忠.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与操作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