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中旧村居管网改造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0/2/2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作者:罗永忠
[导读] 摘要:城市中旧村居的改造工程十分重要,特别是管网的改造更是势在必行。
        佛山市顺德区水业控股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城市中旧村居的改造工程十分重要,特别是管网的改造更是势在必行。本文以某市城中村供水管道改造的实际情况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提升管道铺设合理性,保证稳定供水、解决管道老化等问题、解决供水压力等方面分别入手,对城市中旧村居管网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城市旧村居;管网改造;管道铺设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党和政府推动了城市中旧村居的管网改造项目。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阀门严重老化、管道设计不合理、供水速度慢等问题比比皆是,这显然不利于城市中旧村居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探讨。
        1某市城中村供水案例
        以某市城中村为例,之前是城中村自建水厂供水,在关闭整合之后采取城市统一供水方式。经过研究发现城中村自建水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自建水厂的收费存在诸多问题。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城中村的供水基本都来自于自建水厂,但是收费方面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受到小规模运行、成本较高的影响,一部分水厂的收费较城市供水价格更高;其二是一部分水厂虽然按照城市供水价格进行供水但是水费收取频率、收取数额等等都未形成妥善的公示制度。第二,自来水供应不稳定也是问题之一。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水压不稳、水流变小乃至于停水的问题并不少见,这直接影响到了城中村居民的正常生活,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不便。第三,自来水的水质令人担忧。自建水厂往往存在设备老化、管道更新维护不及时等问题,这就造成其水质处理及保障能力十分有限,在供水过程中时常出现水体发黑、杂质较多等问题,这对于城中村的居民而言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城市中旧村居管网改造的必要性
        2.1有助于提升管道铺设合理性,保证稳定供水
        城市中旧村居的管道改造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当时采取的一户一表改造,只是简单调整了水表的计量方式,旧村居管道网络并没有得到整体性的改造,管道网络规划不合理、管道网络资料不够健全等问题比比皆是,修缮和调整的时候只能依靠管理人员的记忆。另外,管道网络没有统一规划、管理效果不够到位等问题也是十分常见,就比如说某人在城中村建设了居住用的住房并且需要用水,就可以直接引一个用水管道到自己住房中,不需要办理手续、不需要安装水表,偷水问题十分严重。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些偷水户往往没有登记水表资料,因此有关部门也没有详细的记载,在一户一表改造以后,这部分用户的用水量就无法计入到收费体系当中,水资源的损失量越来越多。同时,城市中旧村居的消防用水往往无法符合预计要求,人口密集区的供水量比较充足,但是人口较少的位置往往就无法保证供水;用水低峰期供水相当稳定,到了高峰期就有一部分地区供不上水,在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消防车很难直接从供水管道中取水,也就无法第一时间对火情进行扑救,整体的安全风险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对城中村的供水管道进行重新的规划和调整,并且对一户一表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贯彻,才能够解决偷水问题,才能够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2.2有助于解决管道老化等问题
        城中村的旧管网材质通常都不符合国家标准,管道整体材料偏薄、管道防腐措施不到位,生锈、结垢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来洁净的自来水通过这样的管道以后也会受到污染,出口处的水质往往比水厂的出厂水质低许多。

另外,在长时间的锈蚀过程中,很多金属管道的耐久性大打折扣,容易出现漏水问题,给后续的维修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在建设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城中村为了争取文明村落的称号,将本就羸弱不堪的供水管道进行二次处理,对管道的排布进行调整、将排水坑变成排水管,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施工规划不合理等原因,这种改造带来的并不是管网建设的合理性,而是水资源的无故流失,是对本就稀缺的淡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举个例子来说,本来的老旧管网建设在水泥结构中,因此往往还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在维修或者是改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水泥进行破拆,巨大的震动使脆弱的老化管道开始漏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对整条街的水泥结构进行破拆,带来更加复杂的施工需求,本身十分简单的维修变成了大规模的管线更换,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停水问题,直接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另外,还有的老化管道是由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共同构成的,之间也并没有预留维修空间,这必然会使后续管道改造愈发困难。
        2.3有助于解决供水压力
        城中村的供水管道往往存在管道直径比较小、内部沉积严重的的问题,另外金属管道的锈蚀也是问题之一,时间一长管道的内径就会大幅度缩小,难以通过充足的自来水,直接造成管网内部水压过低、水量不足的问题。从中不难发现,过去七八十年代铺设的管道在今天显然已经不再具有实用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各种各样的用水渠道持续出现,带来了更大的需水量,但是过去的管道供水能力比较低,难以供应充足的自来水。第二,大城市的城中村人口数量激增,给供水系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实际的生活生产需水量较供水管道的常规供水能力更高,在输水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情况下,用水高峰期的供水稳定性就得不到提升。就比如说改造之前的某市城中村用水就是如此,在夏季的用水高峰期停水是常有的情况,居民的用水便利性难以得到保障。第三,城市中旧村居目前都在尽力提升经济水平,因此引进工厂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所需的巨大水量也给城中村本来就不堪重负的供水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
        城市中旧村居的供水问题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供水安全、供水稳定、供水质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研究的三个课题,怎样才能够达到这三个发展目标是我们务必要积极探索的问题。而对城市中旧村居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显然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在长时间的探索和尝试中,旧村居的管网改造工程确实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无论是对管道网络规划的调整、对一户一表制度的落实,还是对供水管道的更换维修,都确实提升了城中村供水质量,因此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政府部门、当地居民、自来水公司等纷纷参与到了支持改造的阵营当中。上文中我们简单的阐述了城市中旧村居管网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提到了其改造的必要性,希望能够为业界同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新思路。
        结语
        城市中旧村居的管网改造势在必行,其能够有效的缓解供水压力、解决阀门的一系列问题,还能够解决管道老化问题,提升管道规划的合理性,确保消防安全和供水稳定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根据城中村的实际情况,结合管道网络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隐患,确定有效的改造方案,并且对改造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争取找到行之有效的城中村管道网络改造措施。
        参考文献:
        [1]糜宁.完善集镇农村污水管网工程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19(08):151-152.
        [2]李福强.农村供水管网设计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06):137-140.
        [3]包宏,黄健.农村供水工程管网优化设计的相关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18):169.
        [4]石文平.东莞市南城区水涧头村管网改造浅析[J].城镇供水,2017(03):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