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20/2/2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作者:张尧敏 翟惠 连海涛 陈涛
[导读] 摘要:农村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关系着农民群众的福祉,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河北省保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河北保定  070000
        摘要:农村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关系着农民群众的福祉,也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复杂,农村环境治理体现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水平,农村环境保护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应得到各地区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污染治理策略,旨在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污染问题;防治措施
        1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源分析
        1.1农村水环境污染突出
        目前我国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究其根源是由于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工业废水污染以及污水灌溉污染造成的。由于造成水体污染的源头较多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使得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污染源的存在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和饮用水的健康。并且随着水体环境质量的下降,会导致粮食、鱼类、肉类产品质量下降的连锁反应。
        1.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低
        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使得目前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与城市标准看齐,人们也更加注重农村环境卫生质量。但由于环保资金的不足、技术的落后,使得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及污水等处理过程较为简单,大部分通过简单填埋或焚烧处理。
        虽然大部分农村建立了垃圾填埋场,但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使得农村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要求。并且垃圾填埋场缺乏专业的防渗和污水处理设备,这种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对地下水的影响,同时垃圾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经过填埋后会渗透到土壤中,污染了土壤及地下水。
        1.3农业生产污染
        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单位面积产量,通过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来实现高产和增收的目的。而过量化肥的使用改变了土壤原有的养分结构,大量未被利用的化肥和农药渗透到土壤后,化肥中的某些成分会破坏土壤中有机质,造成土体质量下降,不能为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农药化肥的残留都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严重危害到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近年来农村发展养殖的户数和规模都在逐步上升,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突出。大部分农村养殖户较为分散,畜禽粪便通常都是直接排放,粪便不仅导致空气恶臭,同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
        2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些年,政府虽然对环保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对农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还存在不足,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一定的环保设备,如大部分的农村还没有像城市里一样安装污水管网,缺少一定的垃圾处置装置以及水冲式的厕所等,这些都有待逐步完善,实现农村地区的全覆盖,而对农村产生的污染物还缺少末端治理的设备以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
        2.2监管执法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对农村内的污染现象以及重污染企业存在着监管执法力度不足的现象,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在农村一直处于首位,一些乡镇政府和村干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要低于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关注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少关注生态效益,对一些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染还得不到有效的监管。


        3农村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研究
        3.1制定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于当地的环保资金投入
        当地的企业没有环保意识,随意排放污水废水,以及污染气体,都是由于在当地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对于污水排放的标准都没有严格的制定。因此当地有关管辖的政府部门要尽快解决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的相关问题。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对惩罚标准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对于污水排放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严禁其进行工业污水的排放,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要进行企业关闭整改以及对其进行资金的大量处罚。当地的环境监察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一定要不断培养当地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能力。
        3.2加强对于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提高监管力度,首先是对于环境执法部门的监管。当下一些工业企业很多会为了自身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违反了环境保护制度之后,会通过走后门,找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金钱贿赂来免受更大的经济处罚,和工厂的停业整改。因此,要对环境执法部门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收受贿赂的执法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打击。同时,对于实施贿赂的工业企业不仅仅是进行罚款以及停业整改的相关措施,还可以对其进行刑罚,并直接关闭其工厂[5]。其次环境执法部门,对于当地的工业企业以及养殖厂的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于超标排放以及环境问题严重的企业进行及时关停整改。通过严格的环境监管,可以让环境执法部门渐渐的摸索出环境管理的不同策略,在之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可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3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
        农村面源污染是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污染源,所以加强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对有效控制污染影响非常重要。一是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对现有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与科学施肥技术的有机结合,让农民将生产重点从重视产量转移到重视品质上来。有关部门应建立化肥农药安全使用评价和安全标准,提高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加大对有机肥、农家肥的使用比例,逐步消除面源污染。二是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有效监测,并通过定期普查来掌握农村面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变化,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供依据。
        3.4推广符合农村环保需要的技术
        要想实现对农村污染的有效控制离不开专业环保技术的支持,因此有关部门要大力引进并推广适合农村环保工作的专业技术。如为实现对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再次利用,可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危害,可从消除机理、污染土壤修复、深入研究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研发和探索,为提升农村污染治理的针对性提供技术支持。
        3.5生活污染源的处理
        针对农村的生活污染源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一是规划农村旱厕建设。各村除结合本村实际建立规范的公共旱厕外,还要加强对各家各户的厕所改造工作,鼓励每户根据自身情况建立标准的卫生旱厕或无害化卫生厕所。二是做好污水净化排放处理。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室内水冲式厕所数量也逐步增多,室内污水排放管道也普遍存在,所以为了实现对污水及粪便随便排放的有效治理,要在村内建立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统一处理后再集中排放。三是垃圾分类处理。近年来各村的卫生已交由专门的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但垃圾处理方式较为混乱,因此可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回收池进行针对性管理,可回收垃圾交由废品收购站回收,不可回收利用垃圾再由垃圾清运单位进行统一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努力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的基础,未来想要更好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还需要政府不断的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针对污染源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贾相岳.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江西农业,2019(7):62-64.
        [2]刘勇华.论依法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10):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