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断重要的情况之下,小学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特性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育要求来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思考
在实际的小学阶段全面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也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成长十分有益。因此。在当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和思维特性来对教学、方法、模式内容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有效解决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同时,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社会、教育的发展保持一致。
一、新课改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部分的小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仍然是利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和厌倦。有的教师虽然利用PPT课件、电子教案来进行讲课,但大多都是参考相关的案例或者照搬照抄教案,没有结合学生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调整,也没有为学生安排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的空间。这不仅会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沦为单一的信息技术展示课,还会严重的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的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分析和讲解,但却没有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教学需求来进行有效的拓展。这使得实际学习内容十分的单一而枯燥,往往很难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充分的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性、学习规律、兴趣特点、个性爱好、理解能力等的方面情况,充分的挖掘认识当中的一些趣味教学元素和多样化教学素材,以期能够全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来获取一些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常见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和事件,选取教学主题相适应的部分,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分析。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取一些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间传统工艺、优秀党建思想、中国国学的内容,或是搜集一些适合小学阶段学生,且与教学主题有关的儿歌、案例、故事、绘本等的资源,将其有效的融入和深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入手来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
(二)构建课堂教学情境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小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和辨知能力较为有限,但自身的形象性思维十分的活跃,很容易接受一些生动有趣的事物。
基于此,教师就必须要对传统的道德法则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在其中增加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方式来呈现复杂枯燥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化和动态化的学习。另外,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交互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实际的氛围和场景之下进行探究和讨论。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
例如,在进行“父母多爱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妈妈喜欢吃鱼头”的动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进行分析,并思考“外婆和妈妈真的很喜欢吃鱼头吗?”、“是什么导致她们这么做的呢?”,引导学生输入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妈妈监督做作业,爸爸冒雨送孩子去医院,父母陪孩子去跑步,周末一家人去郊游等的短视频,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并根据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理解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对家长的一些看似严厉和“蛮不讲理”的行为有全新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制作亲情树,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去感受父母潜移默化的爱,并引鼓励学生和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形成较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尊敬、感恩父母。
(三)加强合作实践教学
在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个性发展需求,利用更有效的渠道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6~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根据阶段性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参考各方面的要求因素,为学生设置分层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探索和实践。另外,也可以在考虑整体的教学需求情况之下,为学生安排课堂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角色扮演、辩论交流、主题讨论。或为学生安排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加义务劳动等,鼓励学生踊跃的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课堂教学也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如今的教育要求,进行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趋势,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制定具有较高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案。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整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合作和实践,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这样不仅能够成为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同时也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海,冯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89.
[2]熊伟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3):128-129.
[3]杨秀云,吴怡桦.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