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对培养学生科学实证精神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是学科教师一直关注的话题。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对比实验展开分析与探究,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可行性策略,供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思维严密性
前言:
对比实验是指通过对比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组,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与探讨,找出对比实验中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之间的关系。它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下面小学科学教学为研究背景,谈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对比实验来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一)从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开始之前,需要精心设计对比实验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促使实验过程和结果达到预期。在对比实验设计阶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深挖实验相关的一些要求,如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实验器材、注意事项等这些常规思维。此时,教师不应局限于实验本身,还应引导学生向教学内容和拓展知识方向进行思考,思考实验环境对实验有没有影响?常规对比实验中只控制单一变量发生改变,那么我们这个实验同时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改变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由此可见,在对比实验设计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方式和思维方向,能够对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起到促进作用[1]。
例如,在进行《磁力(一)》对比实验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兴趣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设计方案,将实验相关事项记录下来,并讨论如何使对比实验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对知识的预习,学生能够知道在电流大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线圈数可以使磁性变强,但却忽略了对比实验的效果。如电流大小不变,10圈线圈数和11圈线圈数的磁性在实验过程中用肉眼很难观察出来,所以要引导学生放大实验效果,可以将线圈数量设置20圈和50圈,然后与10圈线圈的磁性进行对比,从而才能体验出圈数增加磁性增强的实验表现。通过在实验设计阶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可以让学生将实验特性想的更周密,从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二)从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学生对科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往往因为一时兴起或过于激动而忘记了之前制定的实验计划。所以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掌握实验过程和节奏,不能让学生偏离实验内容,也不能让学生盲目猜测实验结果。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实验,注意每步实验的操作规范,同时,也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进行大胆设想与推测,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让学生去设想与推测主要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对错的同时,也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检验,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例如,在进行《磁力(二)》对比实验过程中,学生都会通过增加电流、线圈圈数、插入铁芯等操作,观察磁性强弱表现并做记录。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如何利用手中实验器材,得到更多实验结论,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推测通过加粗导线是否可以增强磁性?然后着手完成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在对比实验中,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
(三)从实验结果中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对比实验结束后,要想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整理、分析、判断、推理等方式得出更多实验结果[2]。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在对比实验结束后,提问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虽然这种方法比教师直接进行总结要好得多,但不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充分提炼,会导致学生错失数据分析方法的思考机会。因此,在对比实验结果中,引导学生对数据内在规律进行加工,通过多种手段处理实验数据,有助于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固化概念。
例如,在进行了《磁力(一)》对比实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罗列出电池数量、线圈数、铁芯和磁性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来总结电磁铁的优点,要让学生通过表格和关系图的方式体现总结的全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比实验结果逆向思考实验数据,可以让学生理清对比实验的各项变量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将对培养学生思维严谨性具有促进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利用对比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通过研究分析从对比实验设计阶段、实验过程中、和实验结果三个层面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具有重要的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证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199.
[2]梁东红.做好对比实验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