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已镌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沉淀在每个人的心里,外化成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言行举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弘扬传统文化,培植文化自信”,既是中职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重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各种途径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因素这个问题。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薄弱一些,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多给予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使他们打上文化的底色,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智慧也更受欢迎的职业人。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做法。
一、优秀诗词多诵读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教材主要由《基础模块上下》、《职业模块》 和《拓展模块》四本书组成,每本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个学习任务,分别是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单元的阅读和欣赏,包含三到五篇课文,以现代文为主,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只有寥寥数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以前,我会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词百首赏析》中精选部分优秀传统诗词,安排学生诵读,从而丰富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2018年,中职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大大增加了古诗词诵读的篇目,一共有48篇,分散在每个单元中。如《基础模块上》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声声慢》《春江花月夜》等等,几乎篇篇都是绝世名作。这样,我就不用课外找材料了。我一般利用晨读的时间,带领学生诵读吟唱这些名作,每周两篇,持之以恒,和学生一起享受传统文化的饕餮大餐。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师生朗朗的读书之声飘向窗外,还有比这更美好的时光吗?
二、潜移默化勤渗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传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中职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教材中出现的古诗词、文言文,不会用心去欣赏去体会,为了学业水平测试过关,大多数学生是采用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来应付的,更别提从中得到愉悦与教化了。
如何化枯燥为生动,见缝插针,潜移默化,寓教于乐,让中职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我主张潜移默化渗透法。在介绍作家作品、时代背景时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名人相关事迹、令人钦佩的著名诗文和常见的文学鉴赏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比如在学习《职业模块》第四单元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适时地向学生渗透了与李清照相关的古典文化知识。《声声慢》开篇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字字泣血?原来这首诗写于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书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至此,我水到聚成地向学生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概念,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通过“知人论世”来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接着,我又声情并茂地向他们介绍,李赵二人的爱情起源于一次美好的邂逅,互生爱慕之情。婚后两人相敬如宾,感情甚笃。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一起喝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一次,赵明诚出外未归,李清照曾作《醉花阴》一词寄给丈夫告知自己的心情,赵明诚读后,赞叹不已。却又想胜之,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最后得词五十首,中间夹杂李清照的词,叫人评鉴。友人品味后说:“只三句最佳。”赵明诚忙问是哪三句,友人回答后,赵明诚不仅哑然。原来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由此更钦佩妻子的才学。至此,同学们一直头抬得高高的,听得津津有味,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古典文化的熏陶。
三、课前课后巧利用
工作二十年,有一个做法,我一直在坚持,在每堂课的课前设置学生两分钟演讲环节。近几年,演讲的主题定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还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容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后,我常常设置“生活引入”环节,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拓展延伸到生活中,将文化素材和生活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学习不再停滞在应付考试这一僵化的枯燥模式中。我认为把语文学习生活化、趣味化,让生活中的真善美在语文传统文化学习中得以绽放,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例如学习《行路难》这一课时,教学中我就让学生体会李白面对仕途失意、功业未成的挫折,面对远大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冲突时候,仍然充满自信,不放弃对宏伟抱负的执著追求。他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职学生大多缺乏自信心,通过这种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渗透体悟,增强信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内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学习方式要创新
在教学当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这样的。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听课。语文课堂沉闷乏味,缺乏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学生不会进行深入地探究,自然也无法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此,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利用在线学习方式。现在的学生人人有手机,他们喜欢在线上聊天讨论互相点赞。于是,我建立了班级微信学习群,定期发布传统文化的学习任务。有时我会抛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比如你最喜欢李商隐《锦瑟》当中的哪一句?请讲出理由。没多久,他们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些答案有些是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有些是百度来的。我从不纠结于此,我所欣喜的是,利用网络手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不语,在线上的交流讨论却非常活跃。学生们对所学传统文化产生不同的见解,彰显了不同的个性,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后,我要求每位同学诵读诗歌,把音频发到微信群。对质量好水平高的吟诵,希望同学给他点赞送鲜花。那个晚上,群里异常热闹,大家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编写表演课本剧。对于中国的古典名著,由于快餐文化的流行,现代学生很少愿意去慢慢品味咀嚼其中的韵味。比如《林黛玉进贾府》,其中的人物描写非常耐人寻味: 黛玉的寄人篱下与小心谨慎、宝玉的多情与叛逆、熙凤的干练与逢迎机变。我除了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创设情境之外,还鼓励学生将它改成剧本形式,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将经典传统文学化难为易,有了切身体会。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国学社,积极参与部内选修课——文化研究,请数字影视班的学生给古诗词配乐,集体收看《中国诗词大会》,向学生推送余秋雨的《中国文化300讲》音频等等。
中华美德记心间,中华文化永流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学习,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让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学生成长的每一寸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