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与班级管理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作者:潘炳东
[导读] 学校在进行教学是以班级为一个基本单位的,同时班级也是一种组织形式
        摘要:学校在进行教学是以班级为一个基本单位的,同时班级也是一种组织形式。为了让每个基本单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学校应加强人文班级的建设,管理好班级的相关工作。本文就班级管理和人文教育为中心,首先简要介绍人文教育的内涵再分析其主要特点和建设人文班级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人文教育;班级管理;意义与特征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塑造理想人格并提高其人性境界,从本质看是指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人性教育。在班主任的英明带领之下,各班级成员能够将心比心、和谐共处并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奉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团结互助、凝聚力强并有良好的班风学风的班集体。这种班级的各人文文化关系的求和就是所谓的人文班级。其中环境人文、个体人文和师生人文组成了人文班级。
(一)个体人文
        何为人文?最早在《易经》中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有所解释。按精神世界可以将人文主义分为非理性和理性能力。非理性能力主要表现为欲望、动机、需求、本能和情绪等,其主要包括灵感、目的形成和直觉和动机能力。理性能力则是是指以逻辑结构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而由推理、概念和判断组成的逻辑认识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情绪恰当的发泄与控制和人文心态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文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因此,班集体对于人文心态发展的理性方面较为重视。
(二)师生人文
        人文教育是指师生在融洽氛围中心灵的对话,是在民主互动中精神的交流,是在人格平等下互相的启迪和感化。面对刚进入大学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们,作为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睛”去看待学校,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心态”去体验生活,以便与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一般来说,学生与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学生首先会观察老师的整体形象——第一印象,然后再看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因此,任课老师在第一堂课时应合理着装,不要过于浓重或过于随意,开门见山的说明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与管理策略并鼓励学生和自己共同进步,一起完成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应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差等生,将自己所学知识都教授给学生。
二、人文班级的主要特征
(一)彰显关爱互助精神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有着几千年的思想伦理基础。在春秋时期,孔子的道德学说——“仁”即“爱人”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团结互助是重要准则和前提。在班集体中也是如此,为了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所设定的共同目标,班级成员应该摒弃像攀比这种歪曲心理,在班集体中做到团结一心、不分你我和共同进退,在老师和班干部的带领之下,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完成教学目标。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二)管理目标体现个体需求
        根据“必须有一个目标要完成,才会集合个人成为一个集体去做事”,汤普林定理,我们可以总结两点:第一,在制定组织目标时,应合理考虑个人需求。因为个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二,组织目标中应详细标明共同利益。因此,班集体可以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需求制定包含共同利益的班级目标,以便更好的管理班集体的日常工作。


(三)平等性
        就如木桶定理一样,一个班集体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的天赋和兴趣是不同的。对于差等生来说,虽然他们成绩差并不代表,其他所有方面都差。因此,班主任应做一位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鼓励有舞蹈天赋的差等生去参加舞蹈比赛,支持有音乐天赋的差等生去参加歌唱比赛。
三、构建人文班级的策略
(一)构建人文班级的原则
1.以生为本原则
        教书育人应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世界。这不仅是各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共同目标也是21世纪的教育主要内容。正如“教育即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说的,其出自于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在建设人文班级的过程中,应以“以生文本”——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因为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特征。
(2)尊重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
        在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尊重学生的知识,不管对错与否,因为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敢于回答且其内容与问题和答案相关联。就算回答错误,这个过程也能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知识面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都比较低。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学生无时无刻都能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实际操作相对较少。因此,在大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标新立异并鼓励其在舞台敢于表达和展现自我。
2.正面激励教育原则
        丹纳法则曾指出,认可员工的劳动和贡献并给予相应的鼓励与奖励,可以激发他们更为积极的努力回报。其中美国丹纳公司就以该法则作为管理准则,管理者依据该法则进行适当的奖惩,以确保更高的工作效率。在建设人文班级,丹纳法则依旧有效。在人文教育中,其被称为激励教育,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教育方法。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小目标和长期目标通过激励活动促使学生完成总目标。
(二)构建人文班级的措施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作为学校的细胞——班级,其管理中仍存在许多不和谐和不人文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建设人文班级,运用人文管理方式进行教育管理。构建人文班集体的有效措施:建立学生档案。一个班级是由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学生组成的,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成绩都良莠不齐,而班主任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资料一片空白。此时,班主任应实行人文化的资料管理,将他们的档案资料与名字、学号相互对照,记录档案并尽快了解熟悉。尽量做到看到新生能够叫出名字,这样会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关注他的、关心他的,从而对学习有更高的积极性。此外,在档案资料中详细记录好学生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若出现意外情况,如无故旷课、手机失去联系则可以及时与他们家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老师也可以和家长共同交流、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语:所谓的“人文”指的是一种状态,既是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状态,又是一种动静平衡的状态。因此,“人文班级”的含义是建设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班级和一种动静平衡的班级,也就是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并且能够创造出一种和谐又美好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黄艳萍. 班级人文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延一.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教育的思考[J]. 中国培训,2016(06):139.
[3]李贵妃. 人文教育:班级管理新路向[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9(01):20-23+108.
[4]袁锦贵,方志贤,陆金仙. 高职班级管理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 职教论坛,2009(09):54-57.
[5]厉爱民. 学生管理:从科学取向到人文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