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0期   作者:徐芹
[导读] 必然导致小学生不能流利地开展阅读,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难以形成,阅读兴趣难以激发。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港城实验小学 22430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具体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只有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才能有助于小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教学观。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整体感知。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通过感觉、知觉获得的,是从直观感知开始,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整体知觉。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从“应试”教育观出发,偏重于在字词句的训练上下功夫,忽视了阅读教学,导致学生阅读训练不足。小学语文课堂一旦缺乏阅读训练,必然导致小学生不能流利地开展阅读,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难以形成,阅读兴趣难以激发。
  2.教学方法选择单一。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多元合作”教学方法的应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也因此充满了活力。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目标、内容、方法理解的错位,造成语文阅读教学尽管活动时间多,但不注重阅读方法的选择,没有发挥出各种阅读方法的优势效用,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好,达不到预期目标。
  3.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4.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仍然局限于课文,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或者自读,然后教师基于文章范围内讲解课文、完成课后习题,一节语文阅读课就结束了。


这种教学方式是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节的,一方面使阅读变成完全抽象的东西,不利于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容易使小学生形成“阅读无用”的错误印象,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这种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既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
  1.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阅读情感。阅读教学就是“要学生读”,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要学生读”就是小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中,学会在阅读教学中查找工具书,正确、流利地朗读每个字、每句话,在阅读活动中学会体验文本、理解文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要学生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重小学生心理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动亲近学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使小学生感受到教师爱的温暖,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二,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结合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及时给予合理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三,注重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情感交流。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设计阅读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交往,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情感。
  2.注重阅读教学方法,做到“读思结合”。古人云“学起于思”,意思是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做到边读边思考。首先,从小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式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书本符号化的知识体系难以理解,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借助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现小学生对符号性知识的转化。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的教学方式,实质就是让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生活化,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理解生活,达成语文阅读教学“读与思”的结合。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将精读、略读、速读、选读等方法合理运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再次,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读与思”的结合,还要指导小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圈点勾划的习惯、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和学会选择阅读的习惯,教小学生在阅读中及时将生字和生词圈出来,使其通过查阅字(词)典和联系上下文体会字、词意,进而从句到段再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3.创设阅读环境,阅读联系实际。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小学生对阅读具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引导,让小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模拟人物的语气、动作,体会人物情感,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同时,教师应该将情境创设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阅读教学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小学生从心理上认识阅读、认同阅读,明白阅读的意义,形成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
  4.合理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是他们形成专心致志的阅读习惯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在教学信息现代化的背景下,网上阅读的便利化使小学生越来越不愿阅读文本,而更愿意阅读那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动画,这些因素造成了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转移。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结合阅读教学需要,合理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减少多媒体教学引起的分散小学生注意力的现象,使多媒体教学真正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与多媒体应用的一致性。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小学生获得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引导小学生走进语文知识宝库的大门,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发展水平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