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总第330期   作者:高延林
[导读] “以诗乐相结合,使学生在乐曲的氛围中、遐想里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丰富了语文课的教学手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实验学校 256812
  摘 要:吟诵教学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吟诵教学没有很好地续接,出现了断层。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吟诵教学这具有特色的方式引进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目前语文教学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吟诵的重要性,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吟诵、研究吟诵的却少之又少。其实将吟诵用于小学古诗词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对古诗词的审美感受和欣赏能力、提高记忆品质,进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古诗词课堂及教学实践,本文分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探索了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实施的不同模式,旨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推进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实践,提高小学诗歌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古诗词吟诵教学在小学课堂上实施还有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本文从古诗词教育价值的认识、古典诗文积累、吟诵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模式的创新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古诗词吟诵教学师资培养的对策并做了个案分析,旨在推进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吟诵 古诗词 教学 小学
  一、吟诵对于古典诗歌教学的优势和意义的研究
  1.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角度进行研究。
  蔚在其硕士论文《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中指出,把吟诵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是对以讲为主体的旧模式的继承和创新。它的优点是,既保留了讲授法的优点,又创造了“讲吟视听”四位一体的新模式,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还指出,“吟诵艺术突破了不同学科的界限”,比如把语文和音乐两个学科有机融合,“以诗乐相结合,使学生在乐曲的氛围中、遐想里加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丰富了语文课的教学手段”。
  2.从吟诵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自娱功能的角度进行研究。
  陈少松教授指出,“吟诵本身是一种美—一古诗词音乐美的享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陈教授还谈到自己参加中日吟诗交流的体验,他说虽然因语言障碍双方大多听不懂对方所吟的内容,但“都为对方那种富有异国特色的音调所吸引、所动容”。曹玉忠、成远方的《试论继承古诗文吟诵教学传统》一文指出,吟诵对师生都有“自娱性”,能实现“寓教于乐”。
  3.从吟诵作为一种教学古典诗歌的方法角度,探讨其独特高效的教学效果。
  运用吟诵方法便于学生充分领略古典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吴蔚在其《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造成‘内心现象’,使他们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意境,从而充分感受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他说“古诗词的音乐美凭眼睛是看不到的,也分析不出来的”,正如同美酒需要亲自去品尝一样,古诗词音乐美“只有通过吟诵才能直接感觉到”。
  二、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学段设计
  第一学段以“吟好节奏”为重点的模式及教学示例。
  (1)模式设计的依据:一是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阶段性特征。二是吟诵教学的起点。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喜欢学习欣赏古典诗歌的,三个学段的比例分别为26.58%、73.1%、56.02%;喜欢背诵的,三个学段的比例为34.18%、62.18%、46.99%;能主动背诵的,三个学段的比例为16.46%、58.82%、45.18%。背诵量不达标,且没有主动积累的意识和习惯,说明:低学段学生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者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古典诗歌本身的语言环境缺失,且古典诗歌本身学习难度较大,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


所以在低年级实施吟诵教学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所以要从吟诵最基本的技巧抓起,以“吟好节奏”作为侧重点。吟诵教学本身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而“吟好节奏”是吟诵古典诗歌最基本的要求。徐健顺教授总结出了吟诵的十条规则:平长仄短、多调回环、依字行腔、文读系统、腹式呼吸、腔音唱法、摇头摆身、情通古人、自成曲调、修身养性。
  (2)实施的特点和要求:
  ①深入浅出地讲解吟诵中涉及到的平仄、押韵等诗词格律知识。
  ②细化“平长仄短”“平高仄低”等规则在吟诵中具体指导。
  A.认识古汉语的声调,明确平声调和仄声调的区别。
  B.明了平声调和仄声调表达感情的不同。
  C.灵活把握“平长仄短”“平高仄低”在吟诵中的运用。
  D.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E.教给学生几种典型的吟诵调。
  ③选择合适的吟诵教材和吟诵篇目。
  ④注重创设与诗文内容和情境基调相适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第一阶段吟诵教学模式:
  ①音画引路,触摸意象欣赏美。
  ②且读且吟,揣摩意蕴感悟美。
  ③丰富积累,拓展延伸升华美。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以“品析体味汉字音节情感”为重点的教学模式。
  (1)依据:首先该段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浓厚;其次,该段学生较第一学段学生有了较好的积累,阅读面宽阔。
  (2)实施的特点如下:
  ①选择典型归类对比讲解,学习汉字声韵的发音特点,让学生懂得汉字是如何传情的。
  ②具体指导学生在吟诵中准确发音,品味汉字音节情味。
  ③注重教师的师范引领,以情激情,以情动情。
  ④注重小组间合作学习以及学生的吟诵展示。
  (3)第二阶段吟诵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②自学古诗,初识诗意。
  ③划节奏,标平仄,自吟自悟。
  ④辨音节,学发声,品味清韵。
  ⑤诗画一体,总结提升。
  第三阶段(五、六年级)以“感受诗歌整体意境”为重心模式。
  (1)设计依据:
  一是该阶段学生在诵读古典诗歌时缺乏情感体验,但理解力进一步提高。
  二是吟诵不仅入情而且入境,只有这样吟诵者才能领悟诗歌意境、体会主旨。
  (2)实施的特点:
  ①吟诵中入自然之景。
  ②吟诵中入生活之景。
  ③吟诵中入诗之情。
  ④吟诵中融吟者自我情。
  (3)第三阶段吟诵教学模式:
  ①创设情境,含情导入。
  ②初读诗歌,整体导入。
  ③品读诗歌,吟诵鉴赏。
  ④总结点评,分享成果。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师培训对策
  对于古典诗歌教学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老师讲解得如何精彩、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教师自身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以及古典文学方面的深厚修养。在小学阶段实施古典诗歌的吟诵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观念和吟诵的水平都至关重要,这就涉及到师资的培养问题。目前能在小学阶段将吟诵方法用于古典诗歌教学的教师凤毛麟角,既会吟诵又能教授的师资是很匮乏的。
  为了使吟诵教学师资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主要采用一对一跟踪培养的方式,主要措施如下:
  1.为了给培养对象营造吟诵学习的浓厚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笔者利进修校教师培训者的身份做了几次大范围、小规模的吟诵常识和技巧培训,让培养对象对吟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2.举办吟诵专题培训讲座,使培养对象掌握较全面的吟诵知识和技巧。讲座中要做到吟诵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吟诵方法技巧指导相结合、名家吟诵录音示范和培训者示范相结合。
  3.观摩吟诵名师古诗文吟诵课堂教学。观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现场观摩(需要一定的机会和条件),另一种是教学录像观摩,可随时随地观摩学习,很方便。
  4.指导吟诵练习时,要注重营造吟诵培训的氛围,充分开展课堂互动,培训者与学员共吟,学员与学员交流切磋,产生气场,由情入境。
  5.广泛搜集,精心筛选,为培训对象提供适合的吟诵学习资料。
  6.通过电子邮件、网上研讨、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指导培训对象练习吟诵技巧,设计吟诵课堂教学。
  7.通过听评课研讨等形式深入课堂指导培养对象的吟诵教学实践。
  8.利用进修校送课下乡、学科培训、到省市名校观摩等机会给培养对象提供学习机会。
  在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时代氛围中,随着“中华吟诵”这门绝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吟诵在中小学课堂上运用的研究成果也会越来越丰富。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更应重视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和阻碍,下大功夫学习吟诵,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使吟诵之花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8,11,13,16。
  [2]赵敏俐 让吟诵重新回归课堂[J].中学语文教学,201,7。
  [3]徐健顺 吟诵的规则初探[C].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200。
  [4]吴蔚 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5]李燕 大量阅读,反复吟诵,积累语言[J].现代阅读,2010,12。
  [6]覃可霖 论语文诵读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2)。
  [7]曹玉忠 成远方 试论继承古诗文吟诵教学传统.山东师大学报,199,3。
  [8]吴蔚 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