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论埃尔加音乐风格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作者:陈栋
[导读] 令英国再次与西方音乐文化合而为一,在历史情景中来考察英国音乐,才能令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这一复兴的特点。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文章介绍了埃尔加生平,《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通过对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和配器手法上较细致和较全面的分析,对总谱中各乐章、乐段的逐一剖析,为今后对埃尔加作品的研讨向大提琴学生及学者提供相应的进一步的参照,也从中了解到大提琴在管弦乐创作中的作用与地位,为自己今后的创作和排练打下夯实的基础,形成一种分析乐曲的思路与模式。
  关键词:大提琴协奏曲 配器手法 埃尔加 管弦乐 音乐风格
  近代史上,英国的音乐在历史发展中拥有了及其显赫的地位。由于英国在18世纪最先开始了伟大的工业革命,使其经济发展异常快速,成为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现代国家,但在音乐的发展上却相当落后。截止19世纪末的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英国没能出现一个拥有国际名望的音乐家,直到出现了埃尔加。埃尔加以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在英国音乐的发展史写下了华彩的乐章,令英国音乐在世界领域具有了它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埃尔加的音乐显示出了英国音乐的崭新高度,令英国再次与西方音乐文化合而为一,在历史情景中来考察英国音乐,才能令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这一复兴的特点。
  20世纪埃尔加第一部产生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大提琴之作是《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19年,也是英国史上挽歌式乐曲的开山鼻祖和压舱之卷。这是一曲挽歌式的乐章,个人风味浓郁。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传统音乐中的双管编制。全曲结构具有回旋性特征。第一乐章从引子旋律及和声看,似乎预示出全曲的悲剧色彩。第二乐章为G大调,极快板(Allegro molto)4/4拍子,谐谑曲般的乐曲形式,情绪开朗而欢快,但它却有一个具有冲突性的、戏剧性的、情感复杂的、长达15小节的序奏,这暗示了第二乐章欢快轻松的表象下有着残酷的背景,可以感受到音符背后的苍凉。第三乐章,慢板(Adagio)3/8拍子,降B大调。这是一段长度仅有60小节的民谣乐曲,优美而浪漫,主奏充满情感,一直保持着优美的曲调,表现了“埃尔加最深刻,同时又是简单的思想”。第四乐章为e小调快板,其后变为中板,然后进入那段“美妙无比,表情丰富的悲哀而缓慢的音乐”中,终于在本乐章305小节末拍开始演变出一个较为定型的旋律:这个旋律的特点,由以前的大二度下行变为小七度上行,然后接小二度半音阶下行再接三、四度下行。这是一个热情四射、情感丰富,又使人感到压抑的旋律,好似在无边的黑暗中凄苦地挣扎着,令人动情,泪湿衣襟。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要求演奏者掌握宽阔的音域及不同幅度的揉弦技术。


在各种演奏技巧上,如双音、跳弓等,对演奏者是相当苛刻的,不仅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还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由《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总谱分析可以看出,大提琴的音色热烈而丰富,悲伤而又温暖,在低声部发出沉重的叹息。大提琴是交响乐不可或缺的低音乐器,在协奏曲中大提琴也有富有弹性,张弛有度的表现力。
  埃尔加在这首协奏曲中,充分突出大提琴长于抒发情感的优点,由大提琴独奏、整个乐队协奏,而且配器层次丰富,独树一帜。埃尔加善于将社会上当时流行的民歌曲风与高雅大气的音乐相融合并进行创作,充分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才华,是名副其实的配器大师。埃尔加受施特劳斯的熏陶,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每件乐器的特色和效能,常带有施特劳斯式的大幅度的跳跃的旋律特点,运用和声时,突显雄伟的气势。全曲极其重视弦乐和木管声部的乐器,两种声部的乐器频频与主奏的大提琴相互争夺主题,弦乐部分和主奏大提琴使用了复调的方式,一唱一和仿佛在竞演,和声层次更加饱满有力。
  埃尔加曾经说过:“那些在钢琴上听起来十分恶劣而且是不可能的和谐声音在使用乐器演奏时能够发出极其令人愉悦的声音。”他在选择乐器方面非常挑剔,运用了更多的大管、中提琴、单簧管等中低音区的乐器在这首协奏曲在情感的表达上,很适于突显主奏大提琴的旋律。尤其是单簧管的中低音区浑厚有力而又虚幻莫测,衬托出大提琴的优美音色,如果换成双簧管或是中提琴,必定就无法产生彼此之间的和谐与默契。
  隐藏于他闪耀的浪漫乐派风格之下,是张弛的旋律、空疏的间隔、华丽的跳跃以及流露出的坚毅。谛听挽歌式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彷佛感受到了埃尔加已经走完一生在做他最终的告别式,准备回归自然回归来处,脱离红尘再无眷恋。埃尔加在协奏曲的最后一页,写上了“RIP”,即rest in peace,译为“愿灵安眠”,这首产生于一战中的协奏曲被评论界称为战争安魂曲。这部协奏曲既是20世纪全球第一部伟大的大提琴协奏曲,也是英国音乐史上该种体裁的开山之作,更是埃尔加最后一首颇具代表性的晚年佳作。
  参考文献
  [1]孙国忠 埃尔加与“英国音乐复兴”[J].《音乐艺术》,2003,(2),13-21。
  [2]敖峥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与埃尔加·爱德华·威廉[J].《科学管理研究》,2004,(s1),171-176。
  [3]胡咏立 谈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大提琴[J].《中国音乐》,2003,(2),63-64。
  [4]孙鹏 论大提琴在新兴民族交响乐队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8,(9),55-57。
  [5]赵娜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艺术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2,(6),31。
  [6]张华 大提琴演奏中情感表现力的提升分析[J].黄河之声,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