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生活教育思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作者:岑国部
[导读] 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即教育”理论,其适合度更高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即教育”理论,其适合度更高,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生活认知,为课堂教学提供崭新动力支持。利用“生活即教育”理念展开教学推进,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学习历练,由此成功塑造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借鉴生活教育思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数学课堂;优化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脱离生活的问题,教学回归生活必然是今后教师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把新生活教育理念作为重点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理念解读
        “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知机会。教师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支持下展开教学发动,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认知启迪,促使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成长。陶行知详细解读“生活即教育”理念: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在这个理念指导之下,我们承认: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深度解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范围,以及结合教育教学现实展开传承式学习与借鉴,需要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运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展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深入教材展开深度解析,同时结合学生生活认知基础进行接轨性思考,以及利用生活数学现象展开数学教学实践探索,由此积极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
二、“生活即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素材,促进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内,难以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素材,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将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事物,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使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精彩。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圆柱体包装纸筒、剪刀。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拿出纸筒进行观察,并让学生猜想,如果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得到的圆柱侧面展开图会是什么形状呢?有学生猜想是平行四边形,也有学生猜想是长方形,还有学生猜想是正方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呢?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动手进行验证。学生们拿出剪刀,沿着圆柱体纸筒的高剪开,得到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学生们发现所得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圆柱的高与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时,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们顺利地推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底面周长×高。


        (二)在课前预习中践行生活化教学之美
        课前预习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提倡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够初步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思考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中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更加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学科较为抽象、晦涩、难懂,为了降低数学课堂教学的难度,教师一般会提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生活化指导,导致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盲目性,无法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生活化教学在课前预习环节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从具象化的思维理解抽象数学知识,以此提升课前预习效率。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环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注重对初中生的生活化预习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其二,巧妙运用预习反馈,深化学生在对预习与生活经验的融合。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课前预习为例,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工具制作圆,并且发现生活中利用圆的数学原理制作的物品,如如何利用一张纸质圆形折叠出圆心、圆的半径与直径,生活中哪些物品与圆有关,在课前预习中有意识地渗透现实问题,促进学生生活化预习习惯的养成。
        (三)创建生活化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凸显出来,学生经常没有学习的主动权,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抗拒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求知需求,创建生活化情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启发,指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感知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精选生活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对生活数学存在较深刻的印象,如何让学生自觉接轨生活思维展开数学学习,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具体发动时,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任务布设和发动,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数学学法,并通过多种数学实践活动赢得学习主动权。让学生自由搜集生活数学案例、对生活数学课例就进行数据分析、参与生活数学实践探索活动、归结生活数学运用规律,都可形成崭新的数学学习感知契机。为让学生对生活数学产生更广泛认知,教师不妨让学生多进入生活,对生活数学案例进行更广泛搜集。学习《平行四边形》相关内容时,教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案例。学生开始广泛搜集。很快就给出不少案例。
结束语
        总之,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生活浸润的数学课堂,才会活力四射,精彩纷呈。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研读教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素材、设计生活问题,让学生学有趣的、有价值的数学,真正叩响学生的思维之门。
参考文献
[1]周孝连.小学数学教学践行“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探索[J].教育视界,2018(24):55-56.
[2]葛锦飞.解析初中数学教育生活化实践教学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86-87.
[3]王素玲.探析结合生活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