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5期6批次   作者:杨艳红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要求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更为开阔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教师应该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属性和思维能力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
        【正文】我国教育倡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养成的重要影响,从小使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思维锻炼的习惯,小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对于新知识有着较强的探知欲望,教师应合理把握学生学习特点,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与文章有情感的沟通,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的思维得以提升发展。
        一、学生阅读困难的原因
        1.1缺乏汉字词汇的积累
        小学处在生字词积累的阶段,在没有形成一定的储备时,虽然书本中有拼音的注解,但是学生还是会把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完成阅读任务上,没有一定的精力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困难,所以教师要使学生有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丰富知识层面,在阅读时能够更多的关注文章宗旨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1.2阅读不带情感,无法领会文章精髓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流于形式,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去体会文章,对他们来讲一篇文章就是词汇堆砌起来的,阅读目的就是达到阅读本身即可,并没有以欣赏的眼光和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文章,会造成学生即使完成了全篇的阅读,也不会感悟到作者所传递的思想,也不会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帮助,长期如此的阅读形式,学生会产生惰性,在阅读时往往不加以思考,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1.3阅读时没有形成情境
        小学时期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若是教师没有正确的指引和点拨,学生就会一味地进行表面阅读,没有对文章的内容具象化,脑海中没有文章所构建的情境,会使学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概念模糊。在故事性较强的文章阅读时,如果学生没有办法对故事情节有具体化的情景,就无法对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激发,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2.1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形式已经十分固定,并且呈现出十分僵化的趋势,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知识点和应对考试的技巧的讲解,而学生的注意力都用在考试得分知识的记录上,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拓展,教师与学生课堂的互动也极少,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且小学生具有活跃的特点,这样僵化式的教学与之相背离,若是教师不能更改完善教学的模式,会消减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甚至于对阅读产生抵触的心理,更不用提阅读思维的培养,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教学,将静止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思维导图,将抽象知识内容具体呈现,用树状图的形式展示课文重点内容。教师在讲到海水的色彩描述片段,采用带有色彩的文字和相应的图片相结合,向学生展现一个生动的画面,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同单一的教学形式相比,这会极大提升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的引导会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考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
        2.2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教师也应该积极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改变以往在课堂绝对主导的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设计相适应的教学活动,逐渐突出学生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但是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不是理想的状态,教师仍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教学,并且教学的方法缺乏差异性,不能使教师及时得知学生的学习反馈,导致教学缺乏实效性。因此,教师要顺应新的教学理念,将自己变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的身份,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例如在讲解《火烧云》时,教师事先准备好有关的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文章中色彩描写有直接的感受,激起学生对云彩深入了解的欲望,教师在设置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手法有所体会。
        2.3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的思维为主,大部分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比较差,根据小学生这样的思维现状,就要将多媒体引入到阅读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趣的图片、音视频等,使学生更易理解晦涩抽象的内容,而且新颖的方式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特点,录制微课视频进行课前导入,激起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使学生带有一定的基础了解去学习,会达到教好的阅读效率,同时学生通过思考也会对自身思维能力有所提升。
        【结束语】小学生处于知识和思维初步形成的时期,教师在引领学生完成所学基础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长期被动学习环境下的消极影响,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知识积累。
        【参考文献】
        [1]徐玉萍.试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成长[J].新课程研究,2019(27):47-48.
        [2]刘芳.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名师在线,2019(34):7-8.
        [3]李金林.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9(36):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